因為拍照才想出門!
就像是每回有人問我:「你去日本那麼久,有什麼地方可以推薦的?」或者有人問我:「高雄去哪兒玩,不看小鴨去哪裡?」我都答不太出來,我可以不用人陪,只要給我一台相機,我什麼都可以收進眼裡!若拍完了,我再走到下一個我感興趣的地方繼續!(或者母親小時候丟一台相機給我,我在校外教學會有樂趣一點)
文字的背後,是軌跡!
拍照
就像是每回有人問我:「你去日本那麼久,有什麼地方可以推薦的?」或者有人問我:「高雄去哪兒玩,不看小鴨去哪裡?」我都答不太出來,我可以不用人陪,只要給我一台相機,我什麼都可以收進眼裡!若拍完了,我再走到下一個我感興趣的地方繼續!(或者母親小時候丟一台相機給我,我在校外教學會有樂趣一點)
可能也有人想問:「不就是一張圖嗎?」是啊!在這個大部分人會被「圖片」吸引和干擾的圖像思考年代,挑選一張適合的照片就不只是一張圖片的事了!可以的話,不論你用什麼樣的設備拍照,你也需要一些照片來搭配你的心情、你的文字,還是試著自己拿起它們拍照吧!
拍好一張照片一定要用「好」「相機」嗎?答案還是否定的。尤其是當今手機功能強大到都能拍電影了,誰說一定要用相機拍照?重點還是什麼時候需要什麼樣的品質,而你是提供者,你使用什麼樣的工具拍照!
如果非要說一個基本原則,就從「拍一張不要歪歪的照片」開始吧!找出畫面裡的水平或垂直線,讓照片起碼是「正的」,然後試著移動自己,微彎、微蹲甚至趴躺都可以,你會發現每一個不同的高度,你都能有不同的視野。
開始整理起這趟小旅行的照片、看著記憶卡裡過去兩年間沒有整理的照片,才又想起,關於拍照、攝影,也曾經是如日常那樣自然地存在我的生命裡,然後就做了決定,應該把它們好好整理、上傳,或者找些什麼主題做成攝影集。
記憶就是如此的,有新的就得把舊的蓋掉,有時連照片都不一定會翻找,就像常常看起Facebook的回顧常會有那種事過境遷、人事全非的心情。但拍照還是件非常與自己親貼的事,如果你在拍照的當下夠專注,也許看著照片的時候,你會記得當時的自己,想起按下快門的那一刻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