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四年,入冬的十一月。台大活動中心的禮堂,我坐在台前聆聽《臨暗》這張專輯的校園巡迴演唱。我從未發現,這個我以往抗拒接受、未曾想要了解的歌聲,讓人頭皮發麻的感動,是如此動人。那夜,屋外的雨下著,《臨暗》的歌聲響起,我聽見「生祥與瓦窯坑3」……
歌前,生祥開始說著這張專輯的故事,說著都市底層那些被掩蓋在繁華之下的故事;說著收工之後,那種思鄉以及一個人的心情;還有來來往往的孤單。雖然這張專輯是以「工人」為主題,但是聽著生祥說著的故事,卻是如此貼切的描述在異鄉工作眾多人的感受!
《臨暗》這首歌的步調很慢,月琴聲先起,口琴就像日落一樣緩緩的,緩緩的,貝斯的低沈,更是帶出傍晚回家的心情。聽的時候,並不知道歌裡的內容,但是在生祥的歌聲裡,好像可以聽見,都市裡,從來沒有人聽得見的內心。那一刻,是打從心裡悲傷出來,是那種終於有人知道,原來在這華麗的都市裡,嚮往的,其實是最簡單的幸福,屬於家的!小彭的口琴很有味道,吹奏出對「家」的想像。
臨暗,收工 一個人行,佇都市
捱目珠吊吊頭臚冇冇 蓋像自家已經 灰飛腦散
三不時捱失神走志 浪浪蕩蕩穿弄過巷
盡想聽一聲 阿姆籲細人仔洗身
盡想鼻一下 灶下裏煎魚炒菜介味氣
臨暗,愐起 阿公講介家族史 捱等這房歷代犁耙碌碡(註)
今捱都市打拚 愛學開基祖
暮麻,一個人 行中山路 輐中正路
論萬盞火照毋光 腳下介路
人來人去算毋利 冇人好問 食飽喂冇
註:「犁」、「耙」、「碌」、「碡」皆為傳統農具;「歷代犁耙碌碡」意謂歷代皆務農。
《臨暗》(國語)
傍晚,收工 一個人走,在都市
我眼珠吊垂頭顱虛脹 好像自已已經 魂飛魄散
三不時我失神走志 浪浪蕩蕩穿弄過巷
直想聽一聲 母親喚孩子洗澡
直想聞一下 廚房裏煎魚炒菜的味道
傍晚,想起 阿公講的家族史
我們這房歷代犁耙碌碡 今我都市打拚 要學開基祖
夜暗,一個人 行中山路 轉中正路
上萬盞燈照不亮 腳下的路
人來人去算不盡 無人可問 吃飽了沒
無琴格電貝斯/陸家駿 口琴/彭家熙 月琴/鍾玉鳳
我從來沒有想過,那我幾乎陌生的三弦,可以讓一首歌那樣子輕快。這首《頭路》是這張專輯我覺得最可愛的歌,除了它是那種帶動氣氛的歌曲之外,就是生祥的曲將永豐詞裡換工作的這件事情變得輕快,以乎「頭路」這事應該輕鬆看待。
金曲獎後瓦窯坑前的慶功宴,生祥站在台上說:「有沒有人要點歌?」我點了這首《頭路》,當全場跟著唱著「頭路!頭路!」的時候,現場好不熱鬧,讓我想起從剛出社會時對換工作的害怕,到現在覺得換「頭路」這件事的有趣!就像這首歌,即使它的詞寫得那麼的無奈,也得開開心心的唱著、生活也得愉快的過著。這首歌裡,小彭的口琴聲跟《臨暗》裡就又不一樣了,是很高昂的感覺。加上他和小六還有玉鳳的合聲,聽起來真的很快樂!
作業送貨換到營業員 換去換轉像粒人肉圓
真裝上夜想到千條路 天光吭床本本磨豆腐 頭路頭路(重複)
初先浪想人生像回事 就算做工麻愛有樣勢
盲知硬分頭路趜到狂 跍歇工廠又來掌賣場
頭路頭路 上夜千條路 頭路頭路 天光本本磨豆腐
作業送貨換到營業員 換去換轉像粒人肉圓
浪過做過頭路論半打 亦賴頭家面勢有恁差 頭路頭路(重複)
加薪就罵業績毋多罅 公司毋係行善來渡化
加班就講景氣一等差 冇就關廠大家試看嘛
頭路頭路 景氣一等差 頭路頭路 冇就關廠試看嘛
《頭路》(國語)
作業送貨換到營業員 換去換回像顆人肉圓
真是上夜想到千條路 天亮起床同樣磨豆腐 頭路頭路(重複)
起先逍想人生像回事 就算做工也要有樣子
誰知硬給頭路逼到狂 蹲完工廠又來顧賣場
頭路頭路 上夜千條路 頭路頭路 天亮同樣磨豆腐
作業送貨換到營業員 換去換回像顆人肉圓
混過做過頭路半打計 到處頭家臉色都很差 頭路頭路(重複)
加薪就罵業績不太夠 公司不是行善來渡化
加班就講景氣非常差 不然關廠大家試看看
頭路頭路 景氣非常差 頭路頭路 不然關廠試看看
無琴格電貝斯/陸家駿 口琴/彭家熙 三弦/鍾玉鳳
很喜歡像《古錐仔》這種兩種東方語言合併的歌曲。以往,只要聽到國台語合併的歌曲時,我總會特別欣喜,雖然客語是我不會說而且聽不懂的語言,但是聽起來就跟台語一樣親切。這首《古錐仔》加入了很小很小的時候,聽的那首《港都夜雨》,一直以來很多人重唱這首歌,但都沒有在《古錐仔》裡面短短幾句那麼有味道,加上玉鳳的三弦,讓它整個東方味更為濃郁,好像只有「生祥與瓦窯坑3」可以表達出《港都夜雨》的心情,正巧,台大巡迴那場,屋外的雨,就是那樣風雨微微!
(很幸運的,聽見永豐的歌聲,在慶功宴上他也上台跟著大家唱著這首《古錐仔》,而台下的人也一一跟著唱著「古錐仔,汝算吶佇佗位漂泊」。)
今夜又是風雨微微異鄉ㄟ都市 路燈青青照著水滴引阮ㄟ悲意
青春男兒不知自己欲行叨位去 啊 茫茫前程
港都夜雨落袜停(詞/呂傳梓 曲/楊三郎)
只要暗晡起風 風帶出雨,落寞
捱就會愐起適暗晡 古錐仔汝唱這條歌
汝就半癲半醉 反出氣魄悲哀
古錐仔亦下風夾雨 汝算吶(客)佇佗位漂泊(閩)
古錐仔,汝算吶佇佗位漂泊(重複)
適彼暗晡下班 騎著五十引擎
汝載捱籲過適繁華路 古錐仔捱記得汝講
暗時若冇起痚(閩) 日時是會掠狂(閩)
捱感覺捱兩 像癲牛 日時頭認做夜起狂
古錐仔,汝算吶佇佗位漂泊(重複)
適彼暗晡落雨 雨潑著面解酒
催汝唱港都夜雨 古錐仔捱記得汝講
兄弟今夜咱是(閩) 咱是社會問題(閩)
若是逼啦走闖無門(閩)冇定會創一條(閩)頭條新聞(國)
古錐仔,汝算吶佇佗位漂泊(重複)
今夜又是風雨微微異鄉ㄟ都市(重複)
(客語的部分有些字打不出來,請參見正版歌詞!)
《古錐仔》(國語)
今夜又是風雨微微異鄉的都市 路燈青青照著水滴引我的悲意
青春男兒不知自己要往哪裡去 啊 茫茫前程
港都夜雨下不停(詞/呂傳梓 曲/楊三郎)
只要夜裡起風 風帶出雨,落寞
我就會想起那夜 古錐仔你唱這首歌
你就半癲半醉 吐出氣魄悲哀
古錐仔現下風夾雨 你到底在哪裡漂泊
古錐仔,你到底在哪裡漂泊(重複)
那天晚上下班 騎著五十機車
你載我嘯過繁華路 古錐仔我記得你說
晚上若不瘋狂 白天真會抓狂
我感覺我倆像癲牛 日裡認做夜起狂
古錐仔,你到底在哪裡漂泊(重複)
那天晚上下雨 雨潑著面解酒
催你唱港都夜雨 古錐仔我記得你說
兄弟今夜我們是 我們是社會問題
若是逼到走頭無路 說不定會搞一條頭條新聞
古錐仔,你到底在哪裡漂泊(重複)
今夜又是風雨微微異鄉的都市(重複)
無琴格電貝斯/陸家駿 口琴/彭家熙 三弦/鍾玉鳳
這張專輯,除了我很喜愛的這三首歌之外,還有甜蜜幸福卻又突顯都市裡的不安穩的《大水樵》、說著未來渺茫無望而且徬徨的《冇頭冇路》和貝斯十分好聽的《三班制》等等歌曲。而口琴、月琴、三弦、琵琶、空心吉他、無琴格電貝斯的東西樂器合併出來的音樂,更是流行歌曲裡難得一見的特別。貝斯低沈的聲音融入口琴和生祥的聲音,再加入古典的樂曲,讓這樣東西合璧、新舊合鳴的組合多了更多的契合。
一直以來對這些獨立製作的唱片向來沒有好感的我,終於在接觸幾張獨立製作的專輯之後聽見《臨暗》,才真正的接受這些被流行文化所排擠在外的音樂。我想,是媒體的效應也好,或是因為沒有花大錢在宣傳也好,獨立製作的唱片,在我心裡已經不再是所謂的「毒藥」,而那原來媒體所塑造出獨立製作的唱片比流行音樂清高的高調,也在遇見《臨暗》相遇後瓦解!
第十六屆的金曲獎,《臨暗》這張專輯,再次打敗流行音樂的競爭對手,獲得「最佳樂團獎」、「最佳客語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最佳作詞人獎:鍾永豐/臨暗」。有些流行樂迷對這樣的結局深深的不滿,但我想,從「生祥與瓦窯坑3」的《臨暗》,聽得見最用心的製作,也用這樣的組合方式,給人最別出心裁的創意。之於流行樂而言,《臨暗》這張專輯,不用大手筆的花錢打造出「流行」的假象,也不用大肆的宣傳,營造「大家都知道」的表象。
我期待聽見的,一直都是像這樣認真的音樂!《臨暗》正是如此。

P.S
大大樹的網站真是大方,擺上了許多珍貴的照片。《臨暗》已經反覆聽過N百回。「生祥與瓦窯坑3」目前應該在國外巡迴。
接著下去,還有很多精采的好音樂^___^
生祥新專輯「野生」,音樂上不再訴諸任何「概念」,直接面對生活於其中的南台灣風土,而讓多年來不斷吸收融會的音樂語言──特別是與台灣同屬熱帶氣候,諸如古巴、沖繩、非洲等地的音樂──自成創作底蘊,在作品中自然渾成。林生祥也自我期許,希望能創作出更接近「民謠」的作品,簡單、雋永,最終成為真正的民謠。
新專輯請大家支持~~
http://www.books.com.tw/exep/cdfile.php?item=0020132467
生祥與瓦窯坑3 站在世界舞台唱出台灣底層聲音
http://www.treesmusic.com/newsletter/126/126.htm
給豬豬:
我沒有聽過交工的歌耶!
不過確定的是,我喜歡的是生祥跟瓦窯坑這三枚搭擋的合作。
可能是因為,獨立製作的專輯向來被冠上太過清高且注入太多對社會期待及類似那種「教化」的意義,就呈現一種好像不聽它們沒水準一樣!
雖然我認為流行音樂正在沈淪、流行的偶像劇正在墮落,但這種大家都有選擇權的年代,我只能希望書寫,是一種分享的管道。
至於誰比較有水準,誰比較好,輕鬆一點看待會好一點。
就像要我講交工有多好聽,我大概一個字都講不出來,但是《臨暗》真的是一張很耐聽的專輯。
寫得真好。:)
《臨暗》確實比交工時期的歌曲耐聽,
雖然生祥總是說,他比較擅長表現務農人的心情,
但是《臨暗》帶給都市的異鄉人來說,
真的是getting dark,黃昏日落的那種稀微心情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