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現象更嚴重了,我常聽到身邊誰跟我說:「什麼,你不知道這個是什麼?」「欸,這個XX在特價耶!」「那個OO要推出的東西很可愛你會喜歡!」「XXX都在群組說這個很好吃」「OO有推薦這個快去買」「他們都說這很難買耶!」「OOXX這天免運那天滿多少送多少」⋯⋯
這個現象一直都存在,只是透過不留痕跡的方式操作著使用者/消費者的目光,或著籍由任何一個有聲量的方式操控著使用者/消費者的「參與感」,好讓商品、話題出得去,能在茫茫網海被看見,而大部分的人也都習以為常的將這些狀態視為日常,作為常態,好像你跟不上這世界的話題轉動,就會失去什麼似的,甚至是當你「不想知道那麼多事情」的同時,就會變成一個「別人眼中無趣的人」,因為你永恆不在話題上。
很多人喜歡問:你怎麼有時間天天運動/寫文?你怎麼有閒情逸緻煮飯?工作都快累趴了,到底要怎麼天天固定(自律)做這些事?
這些時間根本不是「自律」而排序出來的啊!而是「有意識」的篩選那些擠滿自己目光的訊息,把那些「自己不需要知道的事」從生活裡拿開,你就有時間去做別的事。
尤其是:
你不需要知道跟你沒有關係的人跟誰結婚了,就跟你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一樣都不關別人的事,不需要盯著看。
你不需要知道「你用不到」的衣服、食品、任何話題上的東西,它們什麼時候買一送一,什麼時候滿千送百,什麼時候有折扣,現在不買錯過可惜。你可能會說:可是用到的時候就剛好沒有折扣,當然要知道什麼時候有折扣比較划算。但反過來想當你很需要「的時候」有時候多那個10%,至少你買到的是「你需要」的東西,而不是買了「你不需要但你為了省10%而買的東西」
你不需要跟上所有流行的話題,特別是在這種不用一週話題就會退熱的年代,每一種你都追,生活會變得緊迫、時間會被擠壓,你永遠擔心自己跟別人沒有話題可以聊,但卻永遠沒有人關心你或身邊的人,因為大部分時間都關心了那些「只有話題」但「沒有意義」的內容。
你不需要知道每個車禍每個角度的行車記錄畫面;你不需要知道那些被害者、加害者的祖宗十八代,不需要像讀偉人傳記一樣,把人家的隱私當作故事在無限延伸;你不需要知道那些沒有查證過的任何消息;你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在群組裡討論群裡或群外誰誰誰的行為或人生;你不需要知道太多太多關於你感興趣且關心「以外的」那些事⋯⋯
你需要有能力判斷哪些是別人給你的?哪些是你真的關心且覺得有趣的事?哪些又是「你必須」要知道的事?
要有意識的辨識自己所接收到的訊息究竟是「別人硬塞過來的」還是「自己會想要知道的」(而多半大數據、演算法幫你挑的,不一定都是你想要知道的。)不要經常性的像被吹笛人催眠帶走的人,而覺得自己站在潮流裡,還覺得不跟著潮流的人有問題;不要時間都被這些「不需要知道」但自己卻長時間黏在社群、群組、社團的影音、訊息中,才抬頭問那些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的人:「你怎麼可以每天都做到這些事?你一定很自律吼?」
「自律」和「做自己」都因為這個年代的訊息炸裂而變成另一種好像被大量鼓吹「很了不起的事」,事實上每天花一點時間去識別出「時間都花去哪裡了」「自己想做什麼需要哪些時間」「自己想要的或不要的」在一定的時間裡該如何分配?你就有機會從龐大占去你時間的那些話題的炒作、群組社團所花的時間裡抽身,你便有時間能夠去做「你想要起身去做但從來以為自己沒有時間做的事」,你也會從中發現「什麼是你真正需要『花時間』去關心的事。」
遠離那些要你買東西、跟風、趕潮流追蹤、社團、社群、影音,你才有時間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什麼才是「自己」!
連選擇訊息的自主意識都沒有,真的不用期待自己能「做自己」了!
圖:20191018美菊麵包,Canon EOSM50
非常的認同,所以我離開Facebook,少看一些狗屁倒灶的東西,浪費時間。
但被其他綁著也是一樣啊。有意識的選擇才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