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snation.tw/國橋一定得第一|折扣碼:SL89
在台灣「政治」這兩個字,明明是生活中不可被忽略的存在,卻經常性地被交代著「政治的東西不要碰」,或者太過熱衷關心,會被不斷地質疑「你那麼關心政治為什麼?」這多半源自於在那段解嚴之前的局勢造成後來大部分人面對政治議題,多半會有威權時期的恐懼和對抗極權的反叛。
在「白色恐怖」「二二八事件」以外,與政治有關的戲劇幾乎是沒有人會碰觸的議題,它像是票房毒藥的存在,好像提及誰,最好要全部避開那些關與政黨鬥爭的、黑金文化的、兩岸局勢的、國際外交的⋯⋯,應該沒有誰是透過戲劇從政治的角度觀看台灣的歷史,漸而開始去了解從戒嚴到解嚴,一路走到民主時期的歷程。
但說到「沒有人想拍這類的故事」應該也不是。而是在這些政治場上的故事都是環環相扣、錯綜複雜的緊密,就算只是想要理出一個小事件拿出來寫成故事,都必須走進政治,更別說《國際橋牌社2》的最終主旨在於最後一集的「第一次由公民投下選票選出總統」這件事!
雖然《國際橋牌社2》是發生在一九九四年~一九九六年這段時間裡台灣政治情勢的演進,但是要提起「總統直選」這件事檯面上和檯面下的角力、國內與國際間就台海局勢變化所衍生出來的細節,以及李登輝當年訪美的演說,應該夠寫一部二十集以上的連續劇,若是再加進其他如媒體生態的演變、關廠工人的抗爭、元首第一次向二二八受難家屬致歉(並提及大多數人提起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佈時期未曾被提及的外省族群的死傷),還有那本在一九九五年冒出來的《一九九五閏八月》,這段時間的台灣政治肯定需要更多的時數來陳述!(第一集穿插的「千島湖事件」也蜻蜓點水的出現一下下!)
而最奇妙的是這部電視劇裡公民直選的劇情,除了飾演李登輝的黎清波所代表後來勝選的國家黨外,其他幾個政黨在這部戲、這場選舉與國民黨的抗衡全都不見了!徒留下陳慶堂那句「政治不是你死我活的決鬥,而是一進一退的Tango!」來詮釋政黨之間的關係,以及那個在許多民眾心裡「這些人都差不多」的「喬」字!
前一季還在處理「廢除刑法一百條」新聞的報社總編輯王照陽,一躍進入電視Call in節目的主持人,也真讓人想起那時吵烘烘的政論節目至今的演變(以前安插call in部隊,現在直接色彩鮮明的將來賓區分)那句「以後上節目的記者比賣魯肉飯的多」真是狠狠酸了現在的政論節目的生態!(現今多少有在看政論節目的人,應該都滿常聽到線上來賓口中那句:「我們以前在跑新聞的時候⋯⋯」)(笑)
跟第一季一樣,《國際橋牌社2》把這個時期能拿出來講的事都點到了,像懶人包一樣整理出當時政治上的大事件,雖還是覺得可以再更深入的提及當時社會上的氛圍。
但總體而言在台灣政治史在進入民選總統前後的戲劇還是少之又少,那多半還是礙於戒嚴到解嚴間製造出「不要太關心政治」的社會氛圍,以及解嚴後在不同政黨輪替中所製造出的對立,都讓大多數人還是「不想去碰政治」的議題,能有這樣的戲劇被製作出來,對台灣電視劇來說,還是提供觀眾多了一點觀看台灣的機會。
《國際橋牌社2》的確像蜻蜓點水的懶人包,但應該能提供沒有經歷過公民直選總統世代的青年們,回頭過去從那些歷史中思考自己手中那張選票,是如何從這樣的政治Tango的一進一退中,慢步的走到今日,而能夠走到一部政治電視劇能邀集各政黨的政治人物軋上幾個角色幽默一下,也是從前那個時代不可能存在的事!
《國際橋牌社2》還是面臨沒有平台上架的窘境。如果你看了《國際橋牌社1》還想接續看《國際橋牌社2》,可從這個連結進入觀看https://isnation.tw/國橋一定得第一|輸入折扣碼:SL89有九折的優惠。
特別感謝《國際橋牌社2》的行銷在我寫完這篇文章後的隔天就來信邀約!好的戲劇到底要不要拍第二季呢?
如果要以台灣政治為主題,能說的故事還很多!整個台灣政治史,絕對是一部再多集數都說不完的故事!
《國際橋牌社2》
導演:林龍吟、林世章(總導演)
編劇:陳能明、汪怡昕、林小家
演員:楊烈、路斯明、范宸菲、聶秉賢、蔣偉文、蔡燦得、楊小黎、馬力歐、吳怡霈、陳家逵、湯志偉、林在培、張書偉、林義芳、夏靖庭、西田惠里奈
圖片來源:《國際橋牌社》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