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環島練習曲》起身吧!

寫那篇「練習?練習!《練習曲》 」時,我正準備要再到花東一趟,從南邊上去,花蓮至台東那段台11線,○五年去過了,再啟程好像是要完成一些什麼使命一般,從台東出發,再走台11線一次。

在大城市久了,人依賴著便利的交通工具,沒力氣也沒想法要去騎單車,加上過著擁擠且快速的生活,一切求快之下,單車彷彿被拋在遠遠的一方,不像尚未拿到駕照前那樣,完全依賴著單車。所以花東的旅行,一直都是以機車進行,沿路看到很多單車騎士,就忍不住想替他們喝采。(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精力啊!)

那趟去花東,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在騎玉長公路那段。

還在台東的時候,我們在關山車站外,遇到一位中年男子,我們一邊忙著在找319鄉的章,一邊問著中年男子的單車行程,聊著回台北時,可以來書店(小小書房)坐坐。爾後,等我們要離開車站前,他提醒我們,遠方正在下雨,看要不要去買件雨衣上路。說完再見後,我們便朝兩邊不同的方向走。

走玉長,原先是因為想看玉長的美景,網路上的照片,迷人的召喚我們。等到我們到公路口,天黑的透露大雨隨時將至的訊息,連照相的興緻都少掉大半,一台單眼、一台數位傻瓜,毫無用處,深怕拿出背包,雨就斗大的落下。隨便的拍下玉長公路的路標,我們便進入長長的隧道,在隧道裡,同行的兩人,還能前後對話著,還沒行至出口,前方白茫茫的大雨,讓人差點停在隧道口,想躲這場大雨。

出玉長時,天更黑了,前方的景色,完全被雲、雨水,整個擋住。我放慢了車速,緩緩的往前,那山路讓人不知道會不會一個轉彎,就在那片白茫茫的天氣裡,落入山谷。就是這時候,我們遇見了一位奮力往前的單車騎士,穿著輕便雨衣,往我們來的方向去。當時我想,這樣騎機車都快累癱我了,這個人騎單車,應該更累吧!我向他揮了揮手,維持著往前不會太快,又不至於慢到抵達石梯時已沒有食物可吃的速度。我們住石梯附近的「沙漠風情」,○五年去的那趟,來不及訂房,只得從石梯一路飆往長濱,找尋一個住所。

其實在出發到東部前,我曾經試著在熱得半死的炎夏,從永和小小書房出發,上中正橋至重慶南路,再繞往中山北路的田園城市,再由中山北路騎忠孝東路接新生南路到溫州街的行人出版,再從行人到師大路,接羅斯福路走永福穚回永和(那日我帶了十本《小小的原罪》回小小,不得不先把書放回小小,再出發。)回到永和後,再走秀朗橋到新店的破報。

那是我每週四出門的行程,退書、拿書、拿破報。有那麼一天,我就發了瘋的想騎單車出門,背著重重的書出去,換回重重的書回來。那次的行程,讓久未運動的我,著實的感受自己已經衰退的體力(是說真的騎太大一圈了!)這樣腳痠了一個多禮拜才復元。但也同時感受著與我過往年少時代的單車路線十分不同的感受。

我印象中,騎單車應該很悠閒的,是午後打完籃球,享受夏夜晚風的舒服。那時除了上下課之外,我常從前鎮、苓雅、鳳山的交界,騎至三多路行凱旋路至四維路接到文化中心附近,再走五福路逛整個體育用品店,再至新堀江,更遠的時候,還騎到愛河,塩埕區附近。用不完的精力,就消耗在這樣的行程裡。那是青春的記憶,跟在台北騎單車,完全不同。

比起台北那趟可怕的路程,漫無目的的過程,應該也是感受不同的主因。台北那次的行程,我得趕在辦公的人下班前抵達,所以騎得很辛苦,尤其出入台北永和,必須不斷的上橋下橋,到新店也是相同。光是上橋,就足以耗掉我大半的體力,後來索性走橋邊的樓梯,上橋時也不急著上車,就這樣緩緩的走在橋上,看夕陽、看燈盞盞的亮起來!

回到高雄的這些日子裡,一直想買輛單車。我想著在高雄不騎單車,是件非常浪費的事。比起台北的擁擠,高雄的路寬廣許多,不用東鑽西鑽,一定有你的位置,供你好好的騎車。我時常被問及何時買單車?何時實踐我騎單車班的行動。我沒有時程,也沒有非買不可的念頭;我沒有環台的夢想,也沒有一定要騎單車幹嘛的渴望,所以總是一拖再拖,也就隨便擱置買單車的念頭。

東部的旅行,隨處可見的單車騎士,讓人感覺《練習曲》的力量。那句我厭惡到不行的文宣,始終纏繞著我們,就連走進民宿,民宿的主人都差點問我們是不是看了《練習曲》所以才出門旅行的。我們與民宿的主人,站在他那望得到海的頂樓陽台閒聊著。我們聊花蓮民宿經營的狀態,聊我們開書店的經營狀態。當然,我們也聊《練習曲》。

就這樣,一路上,我們不斷的遇到人,不斷的談及彼此,閒聊正在進行的旅程,我們互不認識,卻又十分親近,彷若是未相約的友人,在不同地方的巧遇一般。話題的末了,我們都會做著一樣的邀約,有來台北來找我們玩。

在 看《單車環島練習曲》這本書的同時,我突然找到了電影裡缺少的東西。這本書裡,有阿和寫給友人的篇篇文章,有導演寫的每一個場景片段如何蘊釀出來,於是我 開始回想,我在旅程上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我猜想,電影裡缺少的,正是一種人與人的互動。該怎麼說好呢?我可以在文字裡感覺著導演想表達的情緒及遇 見每個故事時的感動,就是在電影裡沒辦法想像。是演員的關係?是片段太過緊湊?我不知道。

我只記得,即便我沒有那麼愛旅行,沒有那麼多的出遊經驗,甚至沒有那種雄心壯志去環島,但是只要是在旅程上的那些人、事、物,都可以記得清楚,就算是忘了細節也好,但是交會的那些片刻,總是清楚的。那就好像導演在文字上,可以清楚的記述著那些過程、那些故事一樣。

電 影,沒有那般深刻。旅程好像一段段的被交代完就結束了。反而是在文字裡,我看見電影想說的是什麼,也許是極其細小的部分。不能否認的是,這部電影、那句口 號,讓很多人起身去環島,激勵著不少的行動的可能。我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的迷上單車,一個接一個勵志去環島,那過程裡,勢必會遇見一個又一個比電影更加精 采的故事。

我還沒讀完這本書,但有衝動想把電影拿出來再看一次。(這樣的結果不知道是不是被預期的?讓不愛電影《練習曲》的觀眾再看一次XD)

我在想,我應該起身,去看我一直想看的日出;應該開始規劃全台的書店之旅;應該起身了!


《單車環島練習曲》
2007.10/大辣出版/ISBN:9789868355828
作者:陳懷恩、黃健和

※睡前,再繼續讀著這本書。突然發現先前自己把日期錯看了,才發現,原來在他們一行人離開東部之後,我們隨即的抵達東部。在翻看照片的時候,也想著這些,他們可能才剛經過!十分有趣啊。其實我在想,我應該自己出去玩一玩了。(時間:清晨四點四十三分,其實眼睛很累了。)

P.S
書還滿好看的啊!
今日高雄悶熱。

換日線的話:該來寫花東日記嗎?

3 Thoughts to “《單車環島練習曲》起身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