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茉莉人生》好一陣子,這是瑪嘉莎塔碧(Marjane Satrapi)的漫畫《我在伊朗長大》改編而成的。本來是打算看完漫畫才來寫這部電影,沒想到漫畫大缺貨,連在聯合出版工作的友人都失聯,連想託人買都找不到。接著,又看了國片《牆之魘》,然後經歷了台灣的第二次政黨輪替,於是就非常偷懶的把兩部片合在一起寫。寫的與政治無關,卻又有關,只是一點點小感觸,大大的感覺,生在台灣的幸福。
《茉莉人生》講是一個九歲小女孩在伊朗生活的故事。對於伊朗,我不甚了解,對於那個封閉的社會,更無法理解。女人們必須蓋起黑頭巾,得掩蓋臉龐,要到黑市買ABBA跟麥克傑克森的唱片,還不能穿戴任何流行服飾,只因那象徵墮落。在台灣生長的我,完全不能理解,若是生存在那樣的生活裡,會是什麼樣子的。
就在看著《牆之魘》的同時,我強烈的感受著台灣也曾經歷過一些那樣子封閉不自由的過程。它講述台灣二二八的部分歷程,雖然不夠完整,或說過於輕言,都無所謂,它提醒著,台灣也曾歷經那些過程。
這一年來,遇見了很多關於戰爭,關於歷史上壓制人民,控制自由思考的書籍、電影。即使過去我不時的祈禱世界和平或者不要打仗,但都無法真正的體會,和平及不打仗的重要性。只能一點一點的拼湊和平的本意,又或者說關於「自由思考」的認知。不戰爭,或許看似和平,但和平並非是被限制或是被教育崇信單一的信念,而自由思考,也非是經由單一說法的傳播,去形成一種自由思考的假象。
看這兩部片時,我一直在思考,「歷史」是什麼?伊朗女孩說的,是她國家的歷史、《牆之魘》是說著台灣過去的歷史。我的思考則是,如果是從其他人的角度看,歷史又是怎麼回事呢?我們該相信什麼呢?相信自己看見的?還是別人告訴我們的?如果是我們不曾經歷過的呢?
那就好像,我小學的時候,看見天安門事件,跟當時也是小學,生在那片土地的朋友,看到的,會是一樣的嗎?我想,答案很清楚。應該是不一樣的吧!就像選前的西藏事件,我們看見的,跟他們看見的,應當也是不同。(寫選前,有點諷刺,因為選後,好像沒有政客關心了!)
在這兩部片之後,我看到了一支廣告。競選的廣告。我一直很清楚的記得那句「沒有憲兵會檢查你的IPOD」這句話(XD我正在聽IPOD),對於這句話,對我來說非常非常的震撼。我對當年那些替我們爭取到現在自由的人,也有著無盡崇高的敬意。我想,我們都應該珍惜現在的一切,在台灣看似混亂的一切。
許久之前,我為我生在台灣混亂的一切感到厭煩,甚至覺得要面對動不動就要思考的台灣人與中國人這件事,覺得無趣。我時常在想,可否,不要生在這個社會裡。316那天的政黨遊行,以及322的選舉過後,我真的覺得台灣真的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地方。也許還是有很多不智的人存在,但台灣的人民,真的真的很了不起。
我們不要有戰火,我們不要被打壓,我們不要因為立場不同對立。我們也不要害怕因為想法不同遭到不平等的對待。我們真正民主自由了嗎?我們真正的可以恣意的表現我們自己的思考了嗎?我們真正尊重了每個人的自由思想嗎?可以的話,我願意珍惜這片土地,我願意珍惜現在我們享有的一切,我願意說:台灣真好。
《茉莉人生》Persepolis/2007出品
導演:瑪嘉莎塔碧、文森帕何諾
《牆之魘》The wall /2007出品
導演:林志儒/編劇:吳振綱、黃淑綾、吳洛纓
演員:游安順、黃采儀、蔭山征彥
P.S
最近很混,都在玩twitter,還欠了兩篇讀書心得,幾篇書店的部落格文章。
還有我預定要發的電子報!!!要振作~~
高雄天氣不錯。今日休假。
差點又要高歌:台灣好~~~(twitter玩久了,都很搞笑!)
小豪:
我也是覺得他們很笨,幹嘛用白字,
我也快瞎了。
小結:
我不用找這漫畫了,
有朋友要帶來給我!
感謝你!
漫畫好缺,可是,我在永和的小小書店有買到,你也可以問問看喔。
是啊,
我眼睛都看到快瞎了。
黑白電影很OK,
問題是字幕不會改個別種顏色嘛?
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