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想莫拉克十年,我應該寫些什麼嗎?好像必要好好寫這件事。「勇敢」是我在莫拉克這場風災裡學到最重要的一件事。在父親死後的一年裡,我像失了神、失了魂的尋找,是找尋父親給我的記憶?還是我從未正視過對父親的情感?又或者其實想找到下一個人生階段的自己。

莫拉克是我三十歲生日前發生的事。那個夏天還是非常炎熱。我的房裡仍然熱得我滿身大汗,總是睡不滿四個小時,就浸在清晨的汗水裡。我在家裡的各個角落找尋可以一夜好眠的地方。我跟三月剛抓回來的兩貓貼在餐廳、客廳的大理石地板上散熱。

我仍然汗醒在大理石的地板上,但它的散熱效果好一點,我就在那兒迎來讓小雨四處在家中屋頂滴滴答答發出聲響的莫拉克。

這樣漏水的情景得回到我童年時代,五樓頂還沒蓋上鐵皮屋的時候,只要雨一下大,屋裡便是那樣下著小雨。母親後來還完股票的債,存了點錢也沒想過買房,只整修家裡一番。

頂樓加上沒有密封起來的鐵皮屋頂,換上太陽能熱水器,在那之前有一回鄰居水電伯伯來家裡處理在廚房的熱水器時,我不小心打開熱水,瓦斯噴在我眼前燒出一團火光。我嚇傻了,鄰居伯伯趕忙幫瓦斯關掉、將我推開滅火,僅是三到五秒的事,母親便決心換掉這危險的東西。

父親在莫拉克前一年的六月走的。走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死亡」就真的是這麼一回事耶!說來就來,不是像什麼自殺,需要蘊釀一下、把人生想過一回、將自己的存在與否審視一遍,他就在那場自摔的單車車禍裡,死了!我對他滿心的疑問都還來不及問他,他就,死了!

從父親走後我呆晃一整年。有工我就做,有案子我就接,全部憑著我過往七年的工作經驗、我所長的,每一項我都試一回。我原以為我最後會成為寫字的人,沒想到我最後成為做設計的人,到現在沒有一個專業的身分,成為很標準的斜槓中人年。

那晚雨大得是從前都沒經歷過的聲響。我躺在大理石地板上聽著雨聲,不安地無法入眠。雨實在太大太大了,母親擔心鐵皮屋或是架在上旁的太陽能會被吹走,那塊一直沒有被固定住的鐵皮不斷地拍打著樑柱,在雨聲中聽來教人心慌,會不會一夜間它飛落到哪傷了人?

隔天清晨我和母親一同出門倒垃圾。馬路上的顏色是灰的。不是雨過天晴的藍天白雲,是灰的。雨是停了但沒有放晴,每個人的臉上都透著一夜的疲憊。新聞開始傳來高雄山區的災情,twitter上像發瘋似的轉發、分享哪個SOS,什麼直昇機起降的畫面,或者幾天後小林村滅村的消息。

那時我還無法消化這種大量的集體焦慮(也許至今都沒學會。)跟大部分的人一樣心想「我到底能做什麼?」

某一年說好我不再提我在當時去旗美做了什麼,這篇文章也不會提。

「我到底能做什麼?」也許當時心裡想的並不是「我到底能替這場風災做些什麼?」而是「我到底要為我的人生做些什麼?」已經一年過去了,父親走後的一年我都在想我的未來要做什麼?耗了一年還沒個底,還要這樣往下墜多久?我到底想幹嘛?

應該是沒有猶豫太久,我就決定要去旗美地區幹些拍照的小事。我必須去面對我不擅長的人群、必須重新坐回駕駛座、必須進入災區看我沒有看過的觸目驚心,甚至必須去到小林村的現場感受看似平靜但荒涼沒有人跡的悲淒情景。我沒有做任何心理準備,我不知道要準備什麼!

在那之前,我並不是一個勇敢的人。我是你叫我坐上十年沒開的車,我會抵死不從的人;我是你叫我去跟別人說明「我想做的事」,我一定會逃跑的人(因為我不知道我要做什麼。);我是你問我:「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看看(看看任何事)」我會拒絕的人;我是你問我要不要接這個、那個不擅長的工作,我會怕麻煩也會逃走的人;我是你問我:「阿線,這件事你會有什麼想法。」我會躲開就像從前在學校讀書時,總是低著頭希望老師不要點到我起來回答問題的那種學生;我也是一個對很多事都不好奇、不想知道、沒有想法、不敢嚐試、不願意改變的人。

可能是父親的死,可能是莫拉克出現在我滿三十歲的那一刻,我一直覺得是一種巧妙的安排,將我從三十歲一刀切開。三十歲前是那樣,三十歲後應該換個樣子,應該勇敢地去做任何一件自己膽怯的事。如果那些事我起了念,就不要往後退,我想說什麼、想做什麼,我都可以盡可能地想像它的樣貌,不需要「準備好什麼」先去試了再說。

後來。我在莫拉克裡接了一個小小的紀錄片案子,除了採訪全部一手包辦;我把當時拍的照加上文字,做了台灣當時根本沒有人做的集資活動,賣掉五六百本書,給集資的人和當時我拍攝的對象(其餘在圖書館,以及幾次大雨浸了水報廢)此後我一路接下的每一個案子,都不是我有過的經驗,每一個來問:「你能不能做什麼?」我都會稍微衡量一下就接下來。

我能不能做什麼?我會做什麼?我可以做什麼?在莫拉克十週年及我的四十歲生日到來前,我再沒有質疑過那些我會做也做過的事。我再不怕「做不好」這三個字,我不會斷然拒絕所有的事,我不會說「我不會」、「沒辦法」,我會用「我想想」替代這些時候需要的回答,然後說:「好,我試試。」

這十年就這樣我完成非常多非常多我沒有想過、我會做的事。如果要說莫拉克帶給我什麼,大概就是從那之後,我在生命裡想轉身逃跑的時候,我會擁有一些勇氣,讓自己先好好站在原地想想下一步「我還能做些什麼!」

20190714寫於faceboo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