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到這本書的時候,純粹只是好奇著,像這樣一本書,擺在書店裡,究竟還有誰會花錢買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便拿起來看了一下。「一整年都不買」,作者茱迪在一次節慶購物的過程裡,做了這個決定,她和保羅立下誓言,從2004年1月1日起,只購買生活、保健、工作的必需品,包括日常用品、糖尿病貓咪的胰島素、衛生紙、上網配備……
會對這本書好奇,全然是我也過了比過去生活還要節省的一整年(請別誤會,在這一年之前,我也只是一個收入微薄的上班族)。如果你問我對於過現在這樣節省的生活會有什麼損失,我還回答不出來,頂多只是告訴你,上餐廳、逛街、買CD、看電影的機會變少了,這樣到底算不算損失?其實也還好,因為我還有堆積如山的DVD和VCD還沒看完,我也不愛逛街,所以也沒有什麼好損失的。
倒是因為這樣子的不消費,我才可以開始感受到,過往的自己是如何花錢的。尤其是如何花小錢,買一些品質不怎麼好的東西,把家裡堆得到處都是的景象,更讓我覺得,哇~~~怎麼那麼會買東西啊!!(當然,這只是我跟自己比較的結果。)
茱迪與保羅兩人跟我不同,並非因為收入較少所以才一整年都不買,而是想從這個實驗裡,看清楚究竟自己是因為需要而買,還是因為被推銷而消費?這個遊戲其實很好玩,對於有錢的人與沒有錢的人,都可以實驗看看,便能從中發現究竟什麼是自己需要的,而什麼是因為行銷手段,讓你覺得不買會死的。
常有人會問:「你現在這樣沒有什麼收入靠什麼生活啊?」我好奇的是,究竟每個人要有多少錢,才會覺得那是夠用的?在這個廣告到處都是,又每個人互相比較的社會裡,我們需要多少錢,才能滿足我們心裡的欲望?我當然不完全贊成茱迪與保羅兩人接近小氣的作風,但是我們還是能從中去看見,消費帶給我們的意義,以及消費在人跟人之間所產生的變化。
如果你有興趣,不妨從小地方開始著手,至少,開始去挖出那些成堆很少穿的衣服、一盒又一盒穿一兩次的鞋子,以及很多很多被遺忘在你家裡各個角落的,你想買的東西。你會發現自己擁有的已經很多很多!
2007.06 先覺出版/ISBN:9789861340869
作者:茱迪.黎凡
譯者:鍾清瑜
P.S
倒數2~~~
換日線,你的文章今已節錄刊登,網址如下:http://e-info.org.tw/node/27155
再次感謝!
紫娟:
沒問題,請轉貼,但幫我註明出處,
感謝!
敝電子報專欄http://e-info.org.tw/
想轉載此篇好文,徵求同意~~
紫娟:
這書很妙,值不值得收藏啊?看個人囉!
但是收藏的時候,不是提醒自己不買東西,
而是需要什麼東西,不需要什麼東西,
一旦拋下了一些欲望,就會得到另一些東西,
它會提醒自己,原來自己不需要那麼多東西。
因為查詢這本書的書介而逛到貴寶地(比這本書還寶…)
我之後看完這本書也會寫些心得,到時再邀請你來敝部落格看:)
雖然在書店看了前3章,覺得非常精采,仍在拿著它準備走向收銀台前,質問自己這書10年後,還有收藏的價值嗎? 暫時無法回答,就決定下次再到書店多翻幾章再決定:p
LeS:
這本書的主角是有點太過了!
我沒有那麼大的行動力,
但我還是認為,
欲望不要那麼多,生活會快樂一點!
時間也會多一點:)
他說的自囚挑戰難度比較高。藝術純度也高,震撼大。
我覺得這裡的買,端看我們現在怎麼採取眼光,
像是環保,騎腳踏車也是環保,但不能說機車就不環保
隨著不同的生活,取決自身獨立決定的行動,
這是訓練。而上述則是修養。
kivo:
一年都不買啊!
看不買什麼囉!
不要做無謂的花費,其實很容易啦!
但我想,你應該是抵抗不了買書這件事XD
這本書看起來滿有趣的喔
讓我想起另一本書《做一年》
講的也是行為藝術
在一年里打卡,兩個人連在一起生活等
這樣說來,一年都不買東西,是不是也是一種行為藝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