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要不要拍成電影?

《中性》。應該是我身平第一次,讀完那麼厚的文學書。起初不怎麼能夠讀得下去,在參與小小書房的《中性》讀書會後,才慢慢進入狀況。由於故事橫跨三代,又從希臘到美國,細節頗為鎖碎,加上作者尤金尼德斯鉅細靡遺的敘述,讀的時候,沒有一點耐心,實在是無法繼續下去。還好沙貓教了我一招,「把它當成電影看」,我才能夠翻過一頁又一頁,到最後那一刻。

畫面,是我最喜歡《中性》的部分。我只差沒有拿筆把它一行一行改成劇本,主要是尤金尼德斯在寫的時候,就像電影畫面一樣,每個場景的交代,都用鏡頭先走一遍。讓你先從已經很習慣的電影畫面,走進人物的對話裡。我很喜歡用畫面來跟著故事進行,所以只要能想像的出來,便能快速的跟著故事走。

只是這個繁複的故事,總是不斷的在倒序,然後,倒序裡又還是有倒序。起初,你以為應該可以很有系統的歸納他的故事的時間性,記得大大小小的名字和細節。但沒過多久,便會發現,還是不要企圖從故事裡,去畫那麼一條軌跡,於是隨著他的時間軸往前往後,誰出現了、誰消失了,誰又跟誰怎麼了是因為之前發生過什麼……

這本厚厚如磚的書,讀起來並不如想像的難。我從未質疑作者用「先知」的書寫方式,沒有問過「為什麼明明卡莉歐琵還沒有出生就知道那麼多事情?」我喜歡這樣的書寫方式,彷彿作者就在你身邊,告訴你,為什麼他書寫這樣一個故事,他為什麼要這樣舖陳。

許多時候,看《中性》,你其實會覺得自己正在跟一個像是在寫自己的自傳的人對話。聽她(他)說,她(他)是如何變成那樣一個人。那些像是鐵達尼號上羅絲與傑克的愛情、那個古代老舊的車站、那棟無時無刻都在換著劇情的中性大宅、那位經常以長髮掩臉的少女,甚至最後那台在七十哩落入海裡的車……尤金尼斯德,一度讓我覺得,他就是這個卡莉或是卡爾。

我不知道我該說我喜歡或不喜歡《中性》。我確信我喜歡那些畫面,喜歡那些關於性別的陳述,也喜歡那三代家族發生的事情,就連卡莉在字典上查著從醫生口中的那個單字,我都很喜歡,那一刻,彷彿前面的三四百頁,就是要一股作氣的轟在那個被連結而出現的單字上。

唯一讓人比較不滿意的是「結局」。可能是因為我太著迷把它用電影的步調看,每一個篇章的故事,都花了不少頁數去書寫,但在結尾處,作者都收的輕輕淡淡的,連最後的結局,都給人有一種「戲就醬演完了喔?」的疑問。

閤上書時,已經是還未入睡的早上十點。我想著卡爾(卡莉的後來)現在用另一個身分的存在,我能夠意識到的是,能夠照著自己要的生活去存在,真的要很勇敢!(是說,卡莉未免也太勇敢了一點!)

後話:《中性》應該改編成電影的,場景作者都寫得很清楚了,刪改後應該會很不賴才對。

 《中性》 2006.10. 時報文化企業出版有限公司/ISBN:9571345326
作者:傑佛瑞.尤金尼德斯 譯者:景翔

P.S
下一本要把《丁莊夢》看完還是看《試驗年代》?(終於能體會好書太多時間太少的痛苦了。泣~~)
應該快點來寫電影的。那該死的外星人。
右邊加了好玩的MyBlog和書櫃,還有Google的廣告。
台北又變冷了。

換日線的話:你們書可不可以不要寫那麼厚?我看書很慢咩!

14 Thoughts to “《中性》要不要拍成電影?”

  1. 昨天終於把"中性"看完了

    一本書在時光裡陪你走了這麼久的路
    而這一路上又發生了這麼多的事情
    有些發生在書本裡,有些發生在書本外
    還有一些則屬於記憶的拜訪

    那種感覺真是一言難盡

  2. 逍遙:
    每個年紀都有每個年紀可以寫的東西。寫得很好看也不簡單呀!
    我還不都胡亂謅。反正愛講話:P

  3. 年紀不夠就無法寫出什麼太深刻的東西來,
    充其量也只能說很好看,然後寫個概述罷了。
    逛了愈多blog,愈感覺自己的不足。

  4. 維克:
    不會啦!是說我也老挑別人的錯字唄。
    現在太容易寫錯字:P
    是說,那個「生」外之物,我第一個直覺是生死的生,覺得那是活著,都不見得需要的東西。才這麼寫,結果還是寫錯了!
    哈哈哈~~
    不過改好了。硬是要把「生」留下來。(死性不改:P)

  5. 也祝福線新年快樂了, 能回南部去看看和北部濕漉漉的天氣不一樣的新春, 也真是不錯。 🙂

    PS 之三: 那篇評《丁莊夢》的裏面有句「『身』外之物的東西」… 老是看得這麼「仔細」, 會不會已經被討厭了呀? :p

  6. 維克:
    又忘了開回應了:P已經開好了!
    說實在的電影啊、電視啊,多數的業者,看到的只有回收的利益,當然,還是有很多人在做賠錢生意,不過占少數。

    一旦賠錢了,就會扭曲了原來設定的本意,也就拍不好了。拍不好,或是拍得讓看的人看不懂,那也就沒有生存的機會了。

    可現在,最大的問題,不在於看不懂這件事,或不好看這件事,而是真的去看的人不多。那不多的原因,又會延伸出太多需要討論的事項,到最後,仍舊是整個社會的價值問題。

    新年快樂嘿:)

  7. 在台灣, 目前好像也只有紀錄片與小眾的另類電影「稍」(不知道算不算)有出路, 近年在公視上也常看到, 而主流的商業通俗電影好像仍在每況愈下。在這樣的環境下, 即便有好人才, 恐怕也容易被埋沒。

    而長篇大作要拍成電影, 在情節與場景的取捨上的確是大問題, 這往往也是書迷據以評斷改編影像之作成不成功的一個因素。若拍成迷你影集的話, 應該可以在品質與篇幅中求得一個平衡, 提及此點, 正好是本地業者不會去考慮的影像種類。還真是… :p

    PS. 《丁莊夢》是值得活在隔閡社會力場的人類, 作一深沈思考的作品。(那篇無法回應, 先只寫個兩句在這裏。)

  8. 維克:
    丫,又漏了一個字啦!
    關於中性啊!那天讀書會完後,大家還說要幫作者把多餘的劇情給刪掉,然後寄回去給他。我相信,以他寫的東西看來,如果要拍成電影,應該是很壯觀的。主要是,他加入了太多美國近代的事件!

    台灣的編劇人才不夠,功力也不夠,要能改編得好,拍得好,說實話,得花很大力氣才夠。但要有這樣的環境,培養這樣的人。

  9. 呵, 也許線說對了。歐美不少大部頭的知名作品, 在寫大綱時就已為拍成電影的方便預做好準備, 甚至在出版前就已賣出了電影改編的版權, 近年最有名的例子可舉「哈利波特」為顯例。這也是西方娛樂業資本化極度發展的一種書市常態, 台灣的文學界難看到這種現象(反正本土電影業也蕭條許久了, 唯一稍有規模的中影公司好像還被威脅要撤照?)。

    而磚頭書嘛, 厚度應該還算好。想當初讀著數大本一套的「武功秘笈」, 合算儘是數千頁的。不過厚歸厚, 這種小說看的速度倒是異常地快, 常可以一目多行。 :p

    PS. 是「以長『髮』掩臉的少女」嗎?

  10. 丫森:
    你可以再搞笑一點迷光係。
    我要收怪物啦~~(漫畫)

  11. 我也看過浦澤直樹的怪物, 看完後覺得有點嚇人. > <" 不過, 卻對那本怪物的童話書
    非常有興趣; 甚至在網拍發現怪物的模型,
    要價好像要七八千塊吧!

    看看我!看看我!我身體裡的怪物已經長得這麼大了哦…

  12. 雨漣同學:
    《中性》講到的東西太多了。要花很長時間消化吧:P
    不過,我很深刻的記得,當卡莉看見「怪物」這兩個字的時候,我心裡有多震撼!

    有許多感覺,沒寫到文裡,是因為有一部分太個人。不想以自己的思考去影響到閱讀。

    就好像,我在看著「怪物」兩字時,想起的,是浦澤直樹的漫畫,也想起了包括身高的、內在的、外在的,其他人看我的時候,給我有著看怪物的感覺。

    我意識到的,就是卡爾自己,真誠面對自己的心情。那想必是一種因為與別人不一樣,也必須用少數人無法理解的心情往前走。

    除了說他很勇敢,其他,一句也沒法多說。

    我還是要說,結局收得不好。太急了:P
    (你知道,電視電影看太多,就會犯這種愛挑毛病的龜毛!)

  13. 我最近剛看完「姊姊的守護者」,也有一種步步精彩但結尾可惜的小遺憾。不過故事最難的總是開頭和結尾。也許中性的結尾是那種必需要合上書後,經過幾天(甚至一段時日)的消化之後,餘韻才會慢慢浮現的那種:)

發佈回覆給「維克拉倫」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