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

單車經過台17台南黃金海岸的路段,我確實想起那次我們一行人,在那個陽光灑落的午後,拍下的照片。那次同行總共五人,只剩下一人還有在聯絡。是七年前的事了。

耳機裡傳來電影《Manchester by the Sea》的配樂,本來拍完照打完卡,就轉身要離開。回憶著這部2017年至今我覺得最好看的一部外語片,以及七年前那個午後。

「在這裡聽完這首歌吧!」我浪漫的想。

在買入先前那部ESCAPE 3前,我從來沒有想過我要騎那麼遠的距離,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完成那一百天的「挑戰」。所以當有人問起我「你在挑戰什麼?」我答不出來。

早起把車扛下樓前,發現前輪又沒氣了。前一天才換好後輪,沒想到準備長騎前,又破一輪。我苦笑想著「我這兩天是在練習換胎的技巧嗎?」那是我在買入ESCAPE 3出發到台東小旅行前,去捷安特學的小技巧。

完全沒氣的車胎用家用的打氣筒,還是會打到令人崩潰。把車牽到附近的機車行,請熟識的老闆幫忙打氣。沒有胎壓顯示又不放心,再到更遠的重機行,再借一次有胎壓的氣動打氣機。

原本九點就要出發的,一直拖到十點多,才開始這趟長騎。

這趟長騎是要補上去年二月,本來想一路從台中騎回高雄,那段「台南→高雄」的回程。因為那個夜裡太累,加上找不到過夜的地方,便搭著客運回高雄。

十年前的單車電影《練習曲》裡有一句文案:「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每次想起這句話的時候,我就會在心裡murmur:「為什麼你想做的事,要因為害怕後來的人生都不會做,才去做呢?」這是個很奇妙的邏輯。

人應該是因為想做一件事而去做,而不是因為害怕以後不會做,現在去做啊!

我沒有那些「挑戰」的念頭。我只是完成我原來想完成卻沒有完成的事。若算距離,今天的台南、高雄的來回,應該是超出從鹽水回到高雄的距離,也算是完成一件我想做的事。

十點半後在民族一路上的麥當勞吃一客餐,我還打開我的手機遊戲,玩了一下才出發。我也常常不太懂,大多數的人的邏輯。就像為什麼我明明大部分的時間都拿來打手機遊戲(是的,不騎車的時候,我大半都在玩手機XD)就是有人會誤認為我是個死文青,不吃麥當勞的那種。(我超愛垃圾食物的,特別是油炸的。要不是天天吃炸雞會膩,而且會三高,我可以天天吃速食XD)

路上我還是有點不安心的想著我那兩輪,究竟是中邪還是怎樣,為何一直讓我練習換胎?車就這樣騎進、騎出一個一個高雄的區塊。路上也有幾個單車騎士,但不如單車熱那幾年那樣。總是我超越,或他們超越我。我不太主動跟人交談,有些時候他們會停下來攀談一下,好像聊一下天就是同路人似的XD

回程還遇到三個男生,在超越我時,對我吼叫了一下,又往後看了我一眼。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要這樣?我直直盯著他們的小腿看。有人説騎車會有很醜的小腿,我想那是男性的肌肉線條的關係。或者是我還沒練出那滿是肌肉的小腿吧(?!)我也沒有想要就是了。

我不是喜歡挑戰的人。我只做我想做的事。但通常過分與「身邊的人不一樣」的時候,就會被當成做任何事是「挑戰」或者必須找出一點理由,讓那些會阻止你去做這件事的人,「同意」、「答應」、「認同」你。(當然,有些支持是必要的。)

我大概是打小被這些「不同意」、「不答應」、「不認同」的反應嚇壞了。幾乎都是先斬後奏的告知。久而久之,大概沒有人發現,我也需要支持,但好處是,這樣的先斬後奏法,後來形成一種養分。

讓你完成一件事情前,訓練自己「要準備好心情、調整好狀態、留意任何突發事件、評估自己到底行不行」的養分,在理解那些「不同意」、「不答應」、「不認同」的反應是出自於一種「擔心」的同時,讓自己好好照顧自己,最後會得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例如:你媽再也不會管「你幾點回家、幾點出門、要去哪裡、安不安全?」讓自己處於安全、平安、健康,是自己的責任啊!(這不是我現在這個年紀的想法喔!這是我交換信任的籌碼啊~~~)

我錯估回程的時間,走台17西濱離我家比較遠,等於進了高雄再繞一大圈才回到家。但遠比一年前騎上ESCAPE 3更快速的抵達。

人生真還沒有什麼好挑戰的。真要挑戰也不是隨便來的。還是那句話:你必須夠了解自己。

人生也還真沒太多現在不做,以後就無法做的事。要嘛,起身去做,要嘛去做更多你更想做的事(或者有些人要做必須做的事)

再寫下去又變勵志文了。

總之不去做一件事的時候,我是超級無敵懶散的人。但我擁有隨時起身跳跳的能力就是了。

最後,跟游泳一樣。去年游泳的日子,我平均一天游五百公尺,通常過了七百,就不會覺得累了。進入高雄滿一百公里的時候,我竟然不覺得累了。不過,肚子餓了。哈哈哈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