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g_1

大概是我太喜歡以精神疾病為故事主軸的故事。初看預告時還以為《分裂》就是《24個比利 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但又很怕這樣的主題被拍壞,在前去電影院還尋問了臉書大神(哈哈)。向來不喜歡美國英雄系列裡,那些進化後的人類,沒想到《分裂》正是這樣一部預告「怪物的誕生」的電影。

一開始故事從三個女孩被綁架到屋裡,讓人不由自主想起《不存在的房間 Room》的故事情節。面對一個擁有多重人格的人,這三個女孩,會遇到什麼樣的問題?有哪些人格可以將她們逃離?原本真的會讓人期待可以在二十四個人格抽絲剝繭,將故事有進展的往前發展,或者可以透過弗萊徹醫生的治療,慢慢透進一點陽光進屋裡,讓人有所期待。

《分裂》畢竟還是被歸在驚悚恐怖片,這種片不出一點人命行嗎?要角是死得差不多了,但故事也就從第一個死去的人開始,完全偏離原來討論人格分裂的精神議題。那究竟又為何要擺進其中一個女孩的往事、被性侵的往事,好讓她同理主角凱文的多重人格裡那些陰暗面?又到底為何將弗萊徹醫生的疑慮擺入電影,卻停在那些監視器裡。

透過一個人變換不同人格,原來是一件非常有挑戰性的劇情,每一個人格都要異於其他人,在變換之間,確實很考驗James McAvoy的演技。好不容易有一場戲可以讓他變換人格、展現演技,結果變來變去,變成怪物了。

精神層面的故事,是最難說也最難表演的,拿捏得宜會是一部情緒轉折精采至極的電影,拿捏不好就只好讓怪物出現,好交代一切都是為了想變出一個怪物!其他的就是沒想要多著墨了。這故事若是不要扯上怪物的出現,約莫在第一個角色死去前,可以發展另一個旁枝,不要草草用「他真的變成怪物」來收尾。

當看到凱文成為怪物以後,就幾乎讓人想放空乾坐在那裡等著故事結束。故事有結束嗎?沒有。因為凱文變成的怪物沒有被抓到,就合理的等著它的續集吧!不過對於過分進化的人類及恐怖驚悚,不是我喜愛的類型就是了。

還是去看浦澤直樹的漫畫《怪物》的好。

《分裂 Split》/2016
導演/編劇:奈·沙馬蘭
演員:詹姆斯·麥艾維、安雅·泰勒-喬伊、貝蒂·芭克利

圖片來源:《分裂 Split》官方網站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