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面交」是網路交易的爛選項?

20130704貓喝貓杯棉布袋-12

自從奇摩有了拍賣後,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個賣家,只要有網路,沒有商店,也可以把自己想要交易出去的東西放上網路賣,「面交」就成為這樣的交易之下,而產生的物流方式。

有些東西需要面交。像是3C,寄送不保險、需要測試;大型物品如傢俱,賣家如果自己不想搬,也會請買家自己現場取,或請買家叫貨運來收,也算是另一種面交。

剛開始,「面交」似乎是一件省錢的事。一件物品50元,運費也要50元,到底還是覺得不划算,於是有人約在捷運站不出站面交、有人買東西一定要選擇面交,彷彿省了50元,就省了一大筆錢似的。

還有些是因為家裡沒人在,寄回家沒人收,於是寄到公司,後來多出來「超商取貨(付款)」這個選項,好讓沒有人在家的人可以就近到家裡附近的超商取貨。

為什麼「面交」是網路交易的爛選項?

多數人都忘記,「約定」本身就是需要雙方的時間配合,很難是雙方都是因為「順便」而約好在某一個地方交、收貨。除了朋友相約外,和陌生人的面交,都是約定一個時間,雙方提前時間出門,到達約定的地點,拿貨、付錢後,離開約定的地方,再花一趟車程去其他地方,或者回家。

只為了一趟也許不到一個便當的錢,卻有可能花了來回一到兩個小時(甚至更久)的時間,去取回一樣東西,而本來不用出門,或者可以安排其他事情做的時間就浪費掉了。

時間浪費掉或者有些人不在意,可是特地到一個相約的地方,也許花油錢、車錢,這來回一算,也差不多就是一趟運費了。

朋友間面交,吃吃喝喝、談天聊心,倒是無妨。面對陌生的賣(買)家,何不替雙方省下時間,運費付一付,把時間用在更實用的地方,就算是休息也比舟車勞頓的好吧!

當然。如果「真的」是「順便」或「順路」就不在這其中了!

P.S到店面、攤位去面交,正確是叫取貨,而不叫面交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