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被大人帶到市場的經驗。清晨的傳統市場,魚、肉的味道混雜著人的氣味,青菜蔬果的土壤氣息也散發在人跟人之間。小小孩很小,總要緊抓著大人的衣角不放,才不會走丟。最討厭的,莫過於年紀越長,越愛賴床,就漸漸不喜歡在早晨日光出來的時候,被挖起來帶到市場去人擠人,和提著那堆重重的菜色。
四月底的一個週末,早上抓起相機出門。媽媽問:「去哪裡?」我說:「去拍微風市集。」她露出一臉疑惑。「那就是一個小市場。就是農夫自己種,自己帶來賣的小市場。妳要不要去。」(這樣解釋,她好像比較能明白。)她搖搖頭問:「你什麼時候喜歡逛市場了?」然後再度埋首她的工作裡。
鳳山的微風市集,已經在婦幼青少年館前庭廣場開辦好幾年,來自各地的農友,採自然農法或有機耕作方式,將自己所栽種的青菜、蔬果,帶到市集來販售。
走到幾個攤位上試吃小蕃茄、黃金蕃茄,買了金黃色的烤玉米和地瓜,順道跟攤位的農友聊天。婆婆打開美濃白玉蘿蔔醃漬的蘿蔔乾請攤位前的客人吃。
她說從美濃來的,我問她:「那不就很早就要出門?」她笑笑點頭。(還有更多來自高雄山區的農友,將產地的作物帶到市區來販售。)
幾個來逛市集的人,自備了購物袋,在婆婆要用塑膠袋包裝時,拿出袋子裝上自己買的東西。我也拿著手上剛買的烤玉米啃了起來。
市集的攤位不及傳統市場那樣多,在露天的廣場形成一個小區塊,農友們各自在攤位上擺上自己的產品,青菜、水果、雞蛋、醃漬物……。
農友們十分用心的作了一些看板,寫上產地和自己的耕作理念,以及四季的產物和各季節的收成有哪些作物。
來往市集的人車不少,還有些是父母帶著小孩婦幼館散步,也在市集的廣場玩了起來。現場還有小小的表演,讓整個市場的氛圍像是一場熱鬧的園遊會。
伴著當日的微風,草地和作物上的泥土味,散溢在空氣中,就像在戶外踏青一樣。
這個市集不只在鳳山的婦幼館可以逛。在鹽埕區的真愛碼頭、北高雄的客家文化園區,也有固定的微風市集。如果週六上午爬不起床,可以週六下午到真愛碼頭,週日上午到客家文化園區逛逛。
換你當個嚮導,帶家中的爸爸、媽媽、阿公、阿嬤感受一下跟傳統市場不一樣的市集,有微風和土的味道。
鳳山婦幼青少年館/週六上午八點到十二點
高雄市鳳山區光復路二段120號
客家文物館/週日上午八點到十二點
高雄市三民區同盟二路215號
真愛碼頭/週六下午二點到六點
此文刊於2011.06,誠品書店高屏區月訊(節目單)
P.S
今天汗怎麼流的?我不過就是坐在階梯上用iPhone貼一則訊息,手靠著膝蓋間的褲子就濕了。
換日線的話:我好喜歡市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