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發生在台灣的真實社會案件,十七歲的少年在一場聚會裡的衝突中,被十五歲的少年刺死。被殺害少年的母親曾經想替兒子報仇,一心想與兇手同歸於盡。這個故事由陳耀圻改寫成為《路跑酷馬》,再被導演王小棣拍攝成電影《酷馬》。
《酷馬》被改編成電影劇本及電影小說後,仍舊維持著真事實案件的架構,殺人的和被殺的,和傷心欲絕的母親,以及失去兒子後的歇斯底里。也加入了許多導演王小棣向來關心的兒童、青少年,和許多不被正面關注的社會議題,更用「馬拉松」這項運動,來表現生命的旅程。
酷馬在故事的開始沒多久便被糖果殺害。變成鬼魂的他,只要想起殺害他的糖果,就會出現在糖果的身邊。面對鬼魂,在這個故事中,沒有恐怖的出場,一反常態的呈現著像是沒有死掉那樣的存在。
唯一見得著酷馬的人,就是殺害他的糖果。原本真實案件的少年,轉換成糖果這個被嫌不男不女的角色來演出,藉由這個角色,更是延伸出性別認同、逃家、蹺課,和所有家庭裡,會發生的一些狀況,讓糖果這個殺人犯,有了更多未被討論的議題。
鬼魂與殺害自己的人相見,會有什麼樣的結果?酷馬跟糖果從應該是敵對的狀況,變成無話不聊的朋友。酷馬一心希望糖果可以替自己傳話給媽媽,希望失去酷馬的馬媽媽,可以堅強起來好好的生活,而糖果也不像每個人看見的那個樣子,是個無藥可救的孩子,還勵志要幫酷馬跑完他沒辦法跑的馬拉松比賽。
陷在喪子之痛的馬媽媽,究竟讓如何原諒糖果,真心的接受糖果的道歉?像這樣被害與加害者之間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著,有些人選擇原諒,有些人則是選擇一輩子的恨,希望加害者可以永遠的消失在世界上。《酷馬》這個故事的結局,最後在最圓滿的方式下畫上句點。
這是一個與「生命」有關的故事。從一開始的死亡,挑動著每個人心裡不同的心情。不論是家庭的、學校的、社會的、父母孩子的,或是鬼魂與自己對話時,那種自我內在的,都讓人不斷的思考,若是自己身在其中,會是什麼樣子的?
但是生命只有一次,酷馬這個角色,活著的時候是個人人稱讚的好孩子,死掉後變成鬼魂,仍不斷用正面的方式鼓勵著糖果,讓她開始跑起馬拉松,在生命裡為自己做一件事,真正的面對錯誤,算是對酷馬的致歉,也讓糖果的媽媽對自己的孩子,有了真正傾聽的機會,最後讓馬媽媽願意接受糖果的道歉,整個故事看來一切完美。
電影裡少了一段故事的後續。當馬媽媽真正原諒糖果後,酷馬的鬼魂已經不再會出現來找糖果。糖果入獄,馬媽媽也開始跑起馬拉松,要帶著酷馬及早逝的馬爸爸的心願,一起到馬拉松的發源地「希臘」,跑一場馬拉松比賽。
整個故事,不論是電影或是書籍都是流暢的從開頭到結尾。完美的結局,加入許許多多值得思考的事件。而閱讀和看電影的人,是不是也會從中想起曾經的十七歲(十五歲?),或者是那些原諒及不被原諒的事件?
這是一個關於生命的故事,更是關於「寬恕、原諒」的故事。
真實案件的媽媽與馬媽媽,最後都選擇原諒殺害自己兒子的那個少年。這部電影,在電影院裡感動了許多人,也讓不少人落下熱淚。在那些眼淚的背後,每個正在上演的故事,也是一段又一段精采的生命過程。
酷馬/王小棣、黃黎明、莊慧秋/時報出版/2010
ISBN:9789571352756
本文刊載於《書香兩岸》
若水堂書店買得到!
去TAAZE買酷馬
P.S
高雄微涼
換日線的話:電影也寫了一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