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A

刊於2010.05.05高雄拍片網

國中的畢業典禮是在這裡舉行的,那個年紀不知道日子長了、久了,記憶的累積也就多了,以為所有成為過去的,就被關在記憶中,沒有價值了。那天禮成的音樂響起,匆匆的脫掉身的制服,走出三信家商的校門,迎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再回到這所學校,以為會是下一回聯考的時候(註1),分配到這裡應試,卻沒有料到是在這裡生活三年。三年的生活,慢慢看著國中畢業典禮時還在的舊樓,變成全新的行政大樓,卻已經記不起那樓的原樣。

三信家商-籃球場

一回在電視上看見廣告裡熟悉的畫面,等了幾次,終於看見這廣告的全貌,背景正是這所學校。那時人在北城,我在電視前大叫「哇!有人去三信拍廣告耶!」有一點點小驚喜,還有一點不能說走就走的拿著籃球到學校打球,些微想家的念頭。

後來回到南方生活,有一天便在一個上課的日子裡闖進學校,拿著相機在校園裡走著、拍著。老師們可能覺得這學校也沒有什麼太特別的,為什麼我要一直拍,我說不出所以來,應該是每次走進去,就會憶起十七歲的那個年紀在這裡的點滴。習慣的樹蔭,熟悉的夏天的微風。拍照是想要把走過的日子一張張的記下而已。

去年台北國際書展的時候,我在書堆裡盯著一本《 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在出版社的攤位左逛右晃了幾回,隨手翻了幾次都不能決定下手購買,一直到最後一次,我站在那本書前,仔細把它的目錄一一的看過,這回沒有再猶豫的買下它。只因它裡面有著兩棟樓,是三信家商的,而其中那一棟「波浪大樓」正是我一直喜愛的一棟樓。

三信家商-波浪大樓及草地

「波浪大樓」建於1963年,在《 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裡做了一些介紹,從平面圖、模型、舊照,以及幾張舊照和現狀照片,還有一些當初的設計概念。那波浪型的走廊是一大特色之一,教室裡,浪的低點是講台的位置,座位則是以階梯式的方式延伸。那時總會聽別人說大學的教室很不一樣,是一排一排往上加高,像聽演講那樣,那時心裡都會有一種小小的竊喜:「我的教室就是這樣啊!有什麼好稀奇?」

20A

「波浪大樓」在別人眼裡究竟是什麼樣子?除了它有波浪式的走廊外,大概只有在那裡上過幾個年頭的課,才會曉得只要幾個人在走廊上奔跑,它的地板就會震動的像浪那樣蔓延在整個走廊。走廊上的椅子是下課同學三三兩兩閒聊的好地方,只是椅背空了很大一塊,女學生不好好坐便會走光,口袋裡的小東西,有時也會不小心從那滑下樓去。樓前的蓮花池有兩座石雕也有著不同版本的故事流傳。

另一棟出現在書裡的是「波浪大樓」對面的學生活動中心(活動中心字樣現已改為「圖書館」,1962年建)。在學的時候,對這棟樓的印象大概就是圖書館以外的消費所在,沒特別留意它的存在或是建築有什麼特別之處。倒是《 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 》引用了一些《建築》雜誌裡的描述,才知道這建築的結構運用的不同。而以前從沒留意的校徽,也是看了書才知道正是這樓上方的「三信塔」。

三信家商-圖書館

除了求學的那幾年外,學校在學生心裡還能留下什麼痕跡?我記得學校還有一個校史館,十七歲的時候可能走進去晃晃過,卻沒能仔細看看裡頭到底有什麼。(說不定其實什麼也沒有?)那個年紀,記得的是要一直看看前方還有什麼事情會冒出來,是期待未來的未來,那些學校的歷史、建築的印象,也只是一種生活過的痕跡,沒能太過關注最初它是怎麼形成的,又是怎麼樣的慢慢被改變著。

行政大樓剛蓋好的那年,我們站在操場校園的另一頭,從行政大樓的拱型中庭往校外望去,見著了三多路上的便利商店,會玩笑的說著:「便利商店好像蓋在中庭上面喔。」沒幾年,校園裡的福利社真的掛上便利商店的招牌,不知道那些原本要偷偷跑出校門到便利商店買東西的學生,還會不會用「便利商店的東西比較多」來跟學校抗爭?

24A

畢業後沒幾年,原來大門口的科技大樓也拆去蓋起了「孟丹大樓」(註2),那棟我們只有電腦課才去的樓已經不記得長什麼樣,那些經歷過時間、世代的那些樓,還能存在多久?

每回我走進那裡,「波浪大樓」前的那條椰林大道下,我和同學一起哼著歌的景象,在很久很久以後還是會在腦海中不斷浮現,那天唱著的那首歌,也會一起跟著記憶這些樓曾在那些日子裡的陪伴。

電影「帶我去遠方」出現了三信家商的學生,卻沒有出現三信的校園,有一點點失望,失望那些遠去的青春,原來還是要靠自己記憶,記憶那些書上不會寫的、電影不會拍的,也是最珍貴的。

註1:所有的學校幾乎都會被當考場使用,三信家商也是。
註2:孟丹大樓,於大門口進門右側,以現任董事長林孟丹為命名。另外兩棟樓「林迦紀念館」、「瓊瑤大樓」則以三信家商創辦人父親林迦及創辦人林瓊瑤為命名。

三信家商相簿

《粗獷與詩意──台灣戰後第一代建築》|王俊雄、徐明松著|木馬文化|2008年10月

P.S
今天天氣好晴朗。

換日線的話:我愛波浪大樓

One Thought on “十七歲前後的三信家商

  1. 偶然在13年後的今天,見到睽違已久的母校,確實有許多記憶湧上眼前,年輕不再,歲月催老,想起精力旺盛的我們在樓道上不管教官的警告奔跑,只為搶得先機占廁所,聽起來好笑,確滿滿的回憶…時空似乎想繼續停在那一刻,無奈仍需強行把自己拉回,該準備出門工作了!2023/1/30 6:32a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Post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