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後七日》到底是哭什麼爸?

到底是因為台灣的民間習俗吸引國外的青睞?還是那些搞笑的對話將一般民眾拉進電影院?還是父女親情裡的那種哭爸的感傷讓人走進戲院?我想我絕對不是最後那個選項,我想我絕對是那種憑著一種回憶兩年前哭爸的經驗,想尋找一些不要那快遺忘哭爸的滋味,走進電影院的。

幾分鐘的預告,就把《父後七日》最精采的部分,全都演完了。如果你真心想知道到底要不要花錢去看?我想我會真心告訴你:「不用。」但基於我對台灣電影的盲從,我還是花錢進了電影院。在滿場觀眾的電影院裡,我一直在看錶,想看它究竟還要這樣哭爸多久?

就是憑著哭爸的經驗,從《父後七日》的訊息傳到眼前時,就決定要看這場電影,就連幾乎不在電影上映前看原著的習慣都被的打破,還在預購時,也買了書。書裡,那得獎的《父後七日》以及幾篇短文描寫父親、子女、親戚間的互動,都讓人開始想像電影的片段,除了那些搞笑外,還會有什麼呢?可惜的是,書的內容虎頭蛇尾,後面幾篇短篇看來有些乏味,最後早早閤上書。

至於電影《父後七日》,搜尋網路上的那些評論,全都是好評,突然敲了自己的腦袋一下,是不是自己腦袋有問題,才會覺得這個電影缺點百出,節奏慢到一個不行,該講的沒講,不該講的講一堆,不甚明白到底在哭什麼爸?

或許是我哭爸的經驗太過先入為主,或許是我看書的原因太先入為主,或許是……,但我不曉得的是,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明明書裡的很多片段都那麼強,幹嘛去延伸師公跟阿琴的橋段?幹嘛多一個小莊出來?父親的記憶為什麼會那麼少?為什麼一場電影下來,內容那麼乾?(乾也就算了,場跟場之間的空白多到讓劇情完全不緊湊)為什麼女兒對父親的感情看起來那麼不自然?為什麼那些哭爸的區間裡,沒有那些父親的身影?為什麼尋找父親頭七的身影時,要用那麼冷冽的旁白?

我曾經試圖停下來去想,那些奇怪的節奏裡,少了些什麼?又或是特意的安排它的空白,好讓哭爸時,那些突然萌生的父親身影、那些點點滴滴有時間可以在那些間隙裡稍作停留?只是,電影終究是流動的,不像文字,可以在哪裡畫一個句點、留一個段落,好讓讀者閉閉眼,去咀嚼突然冒出來的心情。

我很佩服看完《父後七日》可以哭得亂七八糟的人(我是說電影)。

我記得我在醫生唸出父親的死亡時間那一刻的空白,就像戲裡將父親推入電梯時,他們的面無表情;我記得我在離開加護病房爸爸的那個小隔間,拉著姊姊,終於一直哭一直哭一直哭問她:「為什麼爸爸要死掉?」我記得火化的時候,四肢的骨頭因為超出骨灰壇,火化場的工作人員不斷的拿著硬物將父親的骨頭打碎,好讓它們可以不要超出;我記得我爺爺過世時,我被強逼著要在棺木旁聽阿琴一直靠北,即使我那麼不喜歡我爺爺,我都要乖乖待在那裡,而父親的後事處理,我唯一一個要求就是不要有這些死人不寧、生人痛苦的阿琴哭墓。

機場的那個潰堤大哭,就像是洗刷那些心裡強壓著、假裝忘記的悲傷。也可惜,仍舊不夠力道,那旁白的語調,讓我想起那段延伸出來的父親的遺照背在她的背後,那個身影。(這段的安全帽不連戲!)

你知道嗎?人總是有那麼一次,要去哭一個這樣的人,可能是任何一個人,可能是慢慢的哭、靜靜的哭。那些搞怪的習俗禮節,都是故事的一個小段落。如果沒有那種深深在心裡的哭爸,又怎麼能突顯出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習俗禮節,是如何讓人哭笑不得呢?

此劇我最喜歡的,是那配樂。

《父後七日》官方部落格

《父後七日》Seven Days in Heaven/2010出品
導演:王育麟 編劇:劉梓潔
演員:太保、吳朋奉、王莉雯、陳家祥、張詩盈

P.S
高雄微涼。
現在很多電影都改成「全台上映」了。

換日線的話:哭三小的經驗,每個人都不一樣!

16 Thoughts to “《父後七日》到底是哭什麼爸?”

  1. Do not need to be so cynic! Movie is always created to be subjective and it is not created to please everybody. If a movie resonates your inner feeling, then it is a movie for YOU. I normally do not read the film review before I watch a movie.
    Seven days in Heaven may be strenching too thin but it surely is a good movie because it exposes everybody’s darkest fear on the table which we constantly refuse to face it. It reminds me another
    Japanese movie – Departures. Both movies show some similarity in between. Seven days in heaven may be more explicit while Departures tends to be implicit, but they both are trying to remind people the matter of death. The reason why you see so many people give good review on the internet is because they all went thru the same process before. It resonates their heart and that is why it a movie for them. Got it?

    1. Sorry, I use Chinese reply to you.
      I normally do not read the film review before I watch a movie, too.

      Japanese movie Departures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I like this movie.

      我不喜歡父後七日這部電影,並不在於它的好或不好,而在於與它的隱式(be implicit),而它的隱式,又過分的偏離原來要說的主軸。

      我相信,死亡,不是一件很易面對的事。特別是正在面對死亡的同時,更難去突顯逃避或是面對的這些選擇,可能連思考要用什麼樣的方式去面對都很難。而父後七日,正好在傳達這件事。

      比較可惜的是,它並沒有將隱藏而不面對的,表現的很好,經常性地顧左右而言他(當然,這應該也是那個當下的反應)。可能是我對於這個以死亡本身為電影敘述的嚴苛要求,造成我不喜歡這部電影。

      多數面對死亡的人,很多人選擇逃避。逃避或無法接受或種種的情緒,都會有它的脈絡可尋(即便是沒有原因的原因,都會輕輕留下一點痕跡),我認為父後七日沒有把這些東西講好。

      在從小說文本化成電影語言的同時,忽略了影像和文字間的差異。文字可能需要更多的想像,但當它變成影像時,則需要更多對影像的理解,並且懂得影像閱讀和文字閱讀的差異。否則就形同一種無時無刻在思考一個寫作者的心情,而不是得到拍攝者的傳遞。

      我想表達的,就是文字與影像的差別。文字的文本,非常地好。但電影顯得拉雜許多、沒有重點。當然,這並不是我先看過文本後看電影所歸納出來的。而是從電影裡,它散不出一種電影的語言,比較像是告訴你,歡迎你來到我的文字世界,只是我把它變成影像了!

      大概這樣。
      希望你可以閱讀中文。

  2. 會看不懂嗎,個人覺得通俗好懂,乾嗎,也許乾吧,但還是有很多點讓我感動,劇中選照片時勾起了與爸爸在夜市攤位,合唱的回憶而選了拿著麥克風的照片,而遭到長輩的批評要求更換,但想想辦理後事,不就是為了追憶嗎,選擇會讓大家回憶快樂記憶的照片為何要換掉呢,在在都表現出了人的思維,後事不是辦著讓死者高興,而是為了讓活著的人看得高興,所以哭不是哭給自己聽,而是哭給別人聽,對於丫梅的結論真是覺得太對了,劇中有好多點觸動到我,,鄉親阿伯拿著芭樂給哥哥帶回家吃,那種關心的純粹…,最後哥哥在爸爸攤位前叫賣著以前老爸叫賣的口號,無由來的傷心情緒….
    也許裡面的演員,有些演得生硬些,但個人覺得這是一部好電影,因為它感動了我.

  3. Dear Sunline:

    好久不見了!

    我沒有去看電影,簡單看過原著,文字很好。

    不去看電影的原因是7年前哭爸的經驗太過慘烈,

    很怕觸景傷情,

    不過,我的哭爸情緒,後來寫成了一本書,

    算是為這過去7年的哀親狀態作個了結。

    我的父後七日,後來竟這樣成為「父後七年」了。

    1. 我倒覺得不用再看一遍。
      看不懂的也不用硬要看懂。

      或許
      有些人會想問
      為什麼它要拍得讓人看不懂呢?

  4. 其實我不怎麼喜歡它的電影
    感覺很沒重點,不知道要表達什麼!
    是喪父的悲慟、還是哭爸的搞笑?
    我也認為穿插那麼多配角的故事挺畫蛇添足的!意義不明

    我還是比較推崇原著的文章
    其實
    感動、只要短短的兩三句話就足夠了

  5. 安全帽不連戲那段…是指一下有戴一下沒戴嗎?
    沒戴的時候女兒身穿制服還多個背包…表達蠻明顯的啊!
    http://img829.imageshack.us/i/001410.jpg/

    我覺得本片最大敗筆就是很不搭的配樂.多數演員表現不到位.不少不必要的劇情…
    對我來說…看一遍就夠了^^

  6. 幾點我喜歡本劇的理由
    1.開始的魔幻寫實風格,可惜後來弱了
    2.配樂.帶點拉丁風格.仔細聽似乎有點台灣原住民味道,這點我沒仔細查證.
    3.配角的表現.其實以男主角的戲份取得金馬獎男配角的獎項有點取巧.

    幾點我不喜歡本劇的理由
    1.旁白,過分勉強並削減了影像的力量.
    2.女主角的表現.撐不起部分表達對父親思念的戲份,這當然取決於導演對本片詮釋的方向及帶戲的功力.
    3.最後其實就是整個說故事的節奏不明確.

  7. 看完覺得感動的點太少了
    真的對父親的記憶太少了

    聽到消息當下的反應或許不應該那麼的冷靜
    不過最後在機場買香煙想到父親
    我覺得還能夠接受
    有時候時間一過 不過那記憶還會再最深處

    1. 我是覺得冷靜那部分是可能的。

      我爸快掛的時候,我也滿冷靜的,
      我覺得情緒的反應都是有可能的,
      只是它怎麼去堆積那些情緒,
      又或者在表演裡,
      怎麼讓人看見那些情緒的波濤,
      在冷靜的背後,總有一些情緒會流洩出來的。

      哪怕只有一點點。

    1. 原著的短篇沒有問題。
      重點是,它延伸了很多原著的東西,又延伸的不好。
      過分專注在那些笑點上,而忽略掉那種哭笑不得的狀態下,
      必須還要有一種面對死亡時的一種悲傷,
      悲傷在電影裡不太見到,笑點也就無法被襯托出來了。

      在辦喪事時,如果你沒有那種你自己想要好好跟死者的對話,
      其實別人怎麼辦,對你來說你都不會有太大的意見,
      就像我很小的時候,我對外婆、爺爺死掉沒有太大的難過,
      可是見著了媽媽哭,我也是會難過的,
      但我在旁邊的無厘頭的童言童語,
      總會讓大人在那個場合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書裡講父後七日的部分沒有問題,
      還有很多不在父後七日的小短篇都很不錯,
      可惜電影沒放進去,
      而整個電影的重點也不知道在哪裡了。

發佈回覆給「suan」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