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〇〇九年的春天,跟朋友約在前鎮的某一個小咖啡館,在恍惚的精神下,我沿著臨港線草衙段旁的翠亨北路一直往南直行,看著原來筆直的鐵軌,轉了個彎橫過翠亨北路,便跟著轉了彎。過彎以後看著高速公路的尾端,是我從前專科上學,每天早上搭乘校車,離開高雄市的起點。還來不及騎到那,便在路中摔了車。
打了通電話給相約的朋友,請他來送我去醫院,坐在他的摩托車上,我看著這條鐵路,我不禁想,那個我寫過的「二聖路和凱旋路」的鐵路,跟這兒有那麼大的不相似,等摔車的傷好了,就要再回到這個路段的鐵路拍下來。
二 〇一 〇年的跨年夜,為了趕上在夢時代廣場的倒數,從高雄的北邊往南走,還離夢時代有段距離,管制的馬路四處都塞,轉念一閃,把車開到高捷的前鎮高中站,再搭一站捷運到凱旋站出口,想賭看看能不能在最後一秒前站在捷運站出口,一睹這一年初始的煙火。
停車的時候,我跟同行的朋友說:「這裡白天很漂亮,改天我們白天來。」
這個區塊,是高雄市前鎮區裡的前鎮、草衙。多數的人對它沒有什麼太多的印象,除了「那很遠囉?」、「離小港很近?」或著其它包括那些與工廠、工業有關的記憶,沒有人太清楚「前鎮」不是整個「前鎮區」,它只是這個行政區域裡的其中一部分,我們不住這,也不往再更南邊去,也就不常來到這裡。
跨年的那個夜晚,擠到捷運站的出口時,倒數正好至一,煙火剛升空,幾分鐘以後,人群開始散去,我們才剛出站看著大批人潮,不想再往地底鑽,便從凱旋站的出口和人群橫越凱旋路,沿中山路慢慢的走向前鎮高中站。
鄰著中山路上的人行道與其他一起看煙火的人並行,半夜的跨年人潮、車輛正多,臨港線的夜色是第一次見到,一行人想走到翠亨北路上,不與車潮併行。幾個可能是在地的中學生,從中山路這邊的樹叢鑽到鐵軌上,又走沒幾步再從樹叢鑽至翠亨北路上,月亮落在鐵道的末端,架在高架橋上。
我轉頭跟同行友人說:「原來這裡晚上那麼漂亮。」那時,新的一年已經開始,我卻還沒回到這裡拍幾張照,以記憶摔車那個午後心裡讓這裡留下的印象。
臨港線草衙段,跟臨港線凱旋路上是不同的景象。在車水馬龍中山路上行駛,你除了快速離開以外,沒有誰會想要停下來走在鐵路旁,感覺車陣中的寧靜。來往中山路的車輛,有許多是貨櫃連結車,在中山路另一旁的前鎮河岸,也立著一些顏色不一的貨櫃。行經這裡的時候,人總是想辦法要快速離開這條很大卻很擠的馬路,只有遇上紅燈時,才會停下來看一下,在下一個綠燈前拋開那些景象。
這條鐵道,就是這樣被忘記在車水馬龍裡,跟著車不太多的翠亨北路,躺在中山路旁跟它作伴。如果你來高雄在小港機場到站,甚至會連瞧都不瞧一眼中山路的左右兩旁,只會筆直的正視前方那棟八五大樓越來越大,越來越近,然後忘了,原來不是走到八五大樓那裡,才是高雄。
農曆年後,我提著相機想在一個陽光快要消失的午後拍照,在凱旋路和中山路口徘徊,我該往右走去市區拍幾個大景點,還是左走到這個路段?在燈誌變換的同時,我選擇左轉,記憶這個地方 ,還有那些開往高速公路的前,校車曾經繞過接送其他同學上下車的地方。
後來,走到翠亨北路底時,不小心碰到一月底剛落成沒多久的「原住民主題公園」,覺得有些驚奇。驚奇的不是它巨大的座落在這個隱密的地方,而是像這些地方,不論好與不好,我們都不太會發現它們的存在。它們總是默默的被完成,默默的被啟用,默默的待在那裡,在時間裡可能被保存或被移為平地,如果沒有真的走到那裡,還真的不知道它會怎麼樣的存在?
朋友問我:「你不覺得有一個人工的巨物出現在那個區塊很奇怪嗎?」我想了想,是有這麼一點奇怪,但是它就存在了。一個地方的變化,可能在人口的遷移,在建築的改變,在交通方式的不同,也可能在大自然的力量下有所變化,我選擇記憶曾經出現在我眼前的畫面,就像跨年夜的那個晚上,我站在鐵道上,即使只有遠方的光亮和一個月光,都要在那個當下,給新的一年拍下一張照片,好記憶這個地方的那個時間點,曾經是那個模樣!
P.S
高雄天晴。
在右上角加了facebook的粉絲頁鈕,有興趣的可以加一下:)
現在好像很偷懶。XDD
換日線的話:走走南方,專欄走走!
好喜歡這篇描寫的鐵道風情唷,這篇推薦到好生活報上囉:
http://www.taiwangoodlife.org/storylink/20101202/3036
找到那家咖啡店了沒?
在凱旋路上的鐵支路旁,靠近中山路那一段,很神奇,還有幾家住戶,就住在鐵道旁邊,真的是「旁邊」。
我改天去看看: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