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太多照片和文字,讓人誤以為我打從一開始就很投入世運的那些行動中。其實,我並不是一個真的那麼積極參與的人。說穿了,真的只是「因緣際會」那樣而已,可是也就著這個因緣際會,你看見了很多很多你看不見的,從那些你、我、他身上,也參與了你本來以為會空盪盪的那些。最後認真的,以這個城市為榮。
這兩天還是會跟人聊著世運,每次講到我不是一開始就很積極的時候,總會讓人大叫說:「看起來不像啊!」我說:「是喔?那不然我看起來就是那麼熱血嗎?」對方總點點頭。或許該說我自認為我還不夠投入,也還不夠認真的想與這座城市榮辱與共吧!
4月,torasan問我要不要看開幕。我問星期幾,確定是比較空的週四,就跟他買了票。5月看了開幕,滿是感動。6月接了要寫世運新聞的工作,才真正動了起來。7月大大小小的活動在高雄進行,某天不小心經過愛河,才發現世運博會每晚的煙火。接著朋友傳來博覽會的節目表、去看了開幕、10貼了滑水比賽的照片,所以我隔天去蓮池潭、因為朋友看到我嚷著要去看橄欖球,結果打電話問我啥持去,我講了時間,想說約定了,就一定得去。
7月22日那天,去了城市學堂的一個講座。坐在台上的我和其他的人,要跟台下十幾二十個人講高雄的觀察,不由得心虛了起來。是憑什麼我能坐在那裡?能與人分享那些事情?回過頭去看,或許我比他們更被動,更不那麼認真參與。
其實申辦世運,誰也不知道最後會變成什麼樣子,或許更清楚的說,某一部分的那種「沒有信心」是存在的。背後的英雄很多,很多人得硬著頭皮幹下去,沒有太多人是有那種擁有太多自信或是自以為是的認為「一切OK」的。學堂的講座上,有一段的結論是這樣的:「我們終於相信我們能做得到,而我們終於也真的做到了。」有目共睹是真的,沒有盡善盡美應該也是真的,但是真的是做到了。那加深了多少的自信,以及未來在看待事情時,還能擁有一種試一下的可能。
閉幕的回程,我寫了一句話:「這是一次機會教育。永遠不要覺得唱衰別人,別人真的就永遠扶不起。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沒有機會,就不去做。總是要給自己不相信的事情一次機會,或許那會是美好的一頁! 」其實有那麼一大部分,是在跟自己說。永遠要給那些不看好的事情一次機會,永遠要給自己一次去做的勇氣,永遠都要起身去做,才會知道最後是什麼樣子的。
謝謝一路抓著我讓我要一直往前去看這些事的人。硬是告訴我我可以寫新聞稿的P和H,永遠都會丟很神奇訊息的10,會在音樂會、開幕上跟我解釋的torasan。以及更多更多讓人相信什麼事都要去做一次的那些背後努力的人。還有,始終熱情不已的南方和這些人。
閉幕組圖貼在【捕捉世運感動 分享高雄驕傲】—你們、我們、他們(閉幕追加版),可以的話,幫我留個言。XD(大感謝)
八月,請全力支持台灣電影,《不能沒有你》高雄半價上映。
P.S
高雄熱。心情有些低,但還好。
該睡了。
換日線的話:再見了,七月!
我是透過你的文字在認識高雄的。
謝謝。
感謝你的文字與精彩的照片啊!讓異鄉遊子的我也能感受故鄉的榮耀與熱情…..我一直是對世運很有信心的ㄝ 尤其是五月剛好回國公差一星期,正巧去聽了世運館的落成音樂會,對幾萬個高雄人散場後守秩序地排隊搭捷運…..感動ㄝ
不用在意別人的唱衰
盡自己的力作自己該作的!
啥?《不能沒有你》高雄半價?!吼~ (…..對不起!我離題了 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