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聲誌從這一期開始,往南發展,新增一個專欄『南』,希望以後每期都有;我個人宣佈:只要是台北以南,那就是這個專欄的管轄範圍,而且是愈南愈好,也希望以後『南』佔的版面愈來愈大。」

本來,我是不打算連著馬世芳的書之後,再寫一篇關於「閱讀」這件事的文章。加上大聲誌這一期的封面實在令人討厭,壓根也沒想要介紹一下這本刊物。(我放了我最喜歡的那一期,「另類搖滾」,雖然我上一篇寫,我不聽搖滾。)看到上面那段話,好吧!寫吧!因為「南」實在令人開心,縱使我住在北,縱然《大聲誌》第五期已經有過一次以「南」當封面。

南方的青年們,加把勁啊!有一個以青年文化刊物的號召,怎麼可以不認真的發揚屬於你們的青年文化啊!

南,令人為之嚮往,因為天氣;南,讓人無法抵抗,因為光亮。

去年年底因為市長的選舉,「高雄」被拿出來討論了一番。這期《大聲誌》的第一篇文章,正是謝一麟寫的「高雄開暢,大港開唱(副標:我願意如此介紹高雄)」。不長不短的文章裡,說是介紹了高雄,卻也沒介紹高雄。對於在地土生土長的高雄人來說,謝一麟寫出的,應該是現在當下住在高雄的青年眼中的高雄,而且文字裡的影像,也是從前幾年才開始堆沏。至少,「開暢(開唱)」這件事情,在我還在高雄的時候,並未發生,更別說那還未通車的高捷,以及不斷有爭議的高鐵。

我印象中的高雄,不斷在這年被改變、改造中。城市的容貌尤其大。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沒有了圍牆、有了讓我心生羨慕的電影圖書館、河畔邊一個又一個可以拿來辦活動的場地……我人在台北,偶爾回去,會開始擔心,那些建構在我心裡,高雄的模樣,會慢慢消失,但是會開始高興,「真好,這個城市,開始讓人有了夢想,開始有了希望。」所以看到《大聲誌》的「南」,我又在心裡歡呼了一下「真好!」。

南方的青年們,加把勁啊!那些花朵開使綻放,你們怎麼可以不替他們澆水,施肥,讓他們成長茁壯。

我曾經試著想,如果我回南方工作,我可以做什麼?我居然什麼也想不到。因為我想做的事,在南方幾乎沒有任何空間可以發揮,更別說我現在在做一份滋養我心,卻得死去活來,窮苦貧困的書店生意。我很擔心,這樣的我,回到高雄能做什麼?所以,即使動了「往南吧!」的念頭,也只能更努力的豐富我的腦袋、我的心,讓有一天真的能替南方做些什麼事。

夢想,是這樣的,沒有了,你的、我的、他的世界看起來就沒有什麼不同。南方跟北方不一樣,沒有那麼多資源,沒有太多的資訊,沒有人告訴你「夢想」是可以真的去想、去做的。總是被要求腳踏實地的去完成每一件事,但沒人教你要有「作夢」的勇氣。於是,在南方,最好的方式,就是跟著社會的規則,過你的生活,到老、到死!

南方的青年們,加把勁啊!城市的變化,是告訴你,生活也是可以變化的,怎麼可以空坐在那裡贊歎你的城市改變,而你卻無動於衷啊!

高雄的活動多了,政府資源的南移雖然看來還是不怎麼友善的分配,但是真的讓人很開心,很開心終於有人開始願意關心那些在陽光下每個暖暖的心,暖暖的人。我開心「南」的版面越來越大,我開心一切跟「南」有關的文化產業。

加把勁啊!南方的青年。

(感謝《大聲誌》對「南」的關注。麻煩以後不要放太讓人驚嚇的照片在封面。跟《破報》某期李先生的照片一樣勁爆。)

《大聲誌》網站
高雄拿《大聲誌》:步道咖啡、豆皮咖啡、御書房、高雄電影圖書館、612號月光海洋、租書家族明誠店……

補充:我的大聲誌都在小小書房拿。
再補充:南方的青年,我的朋友喬,我很開心,妳努力的每一分力氣。再加把勁吧!

P.S
爆冷。
感謝各位觀看的親朋好友們。不留言迷光係,悄悄的看,很好:)

換日線的話:天冷,就想念南方的溫暖啊!

不得不說,馬世芳文筆很好。在看這本書的時候。

我不斷以贊歎的語氣說:「這人的文筆真是好。」但說話的同時,能夠感覺得到的,還有另一種情緒,「這人怎麼可以寫得好像他都經過這些年代一樣。」直到書腰和書衣拿掉後,看到書底,馬世芳那清秀的字跡寫著「獻給父親和母親走過的年代」,心裡才覺得舒坦了一下。

畢竟,書寫那些自己還未出生,已經經過的歲月,要寫得如此精采,得花上很大的功夫。資料的取得便是一件難事,當然,這對馬世芳來說,應該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然而真的要把它們拼湊成一本讓人停不下來的書,還是得耗點精力才行。 Read More →

那天,在小小翻起這本剛進的《世界貓咪圖鑑》,就再也沒有離開我邊。很久以前,我就想要買某出版社出的貓咪圖鑑,因為書很厚,也算精緻,所以當時就很想買了,只是礙於荷包,才沒有像發了瘋的買下那本貓咪圖鑑。

想要看貓咪圖鑑,很單純的只是覺得裡面的貓都很可愛,這理由很好笑,但三年前我還是一個怕貓的傢伙,現在卻可以抱著這本圖鑑,每翻一頁就呵呵呵的笑個不停,不斷的驚呼:「好可愛」或者又不斷的大叫:「怎麼可以那麼醜!」

比起貓,小時候我是比較愛狗的。或者應該說,小時候我的個性像狗,很頑皮,現在則是與貓相仿,有個性到某一種境界(當然,要說我一直很有個性也可以。)

許多人知道我有一隻愛貓(我就是耍神秘到連貓都不願意說名字),《世界貓咪圖鑑》第一個說明的貓,是「阿比西尼亞」,而家裡那隻胖子,就是混了這個種的。書裡對「阿比西尼亞」的習性,是「喜歡高處、喋喋不休」的,對照起來看,就覺得「嗯,我確定牠混到阿比西尼亞」。

貓是很有個性的,胖子如此,但牠擁有著阿比西尼亞的溫柔,在想黏人的時候,總是讓人沒法抗拒,不想黏人時,你怎麼抓都沒用。對於主人,牠還是擁有著一點阿比西尼亞的忠實。

我很習慣牠的黏膩以及牠的疏遠,有時都會忽然的把牠當成人一樣,覺得像是親身的孩子一樣,將牠的習性與自己畫上等號。牠與人的距離,就如同我一樣,喜歡在一定的距離裡。

時常有人會因為抱不到牠而難過或沮喪,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告訴大家,胖子喜歡有一定的距離,只要你對牠友善,不怕牠,不追著牠跑,那麼牠感覺到了,就會靠近。這跟人與人的距離很像,不遠不近,約莫是最好的距離。

每一個愛貓人,都要有一本《世界貓咪圖鑑》,又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只是因為,你只要愛貓,你應該會百翻不厭,這樣一本滿是貓的書。圖鑑?我其實只是把它當成一本貓咪寫真集:P

(胖子,原諒你主人我不給你正名,改天開個貓板的部落格專門寫你。但不是現在,至少,你主人並不愛趕那個貓咪潮流。)

《世界貓咪圖鑑》 2006.12. 晨星出版有限公司/ISBN:9861770690
解說/葛洛麗亞.史蒂芬 攝影/山崎哲 譯者/李毓昭

P.S
我這幾天應該是秀逗了,都不睏,真慘。
現在是早上七點零六分。
台北現在爆冷。

換日線的話:不要再跟我說我用標題騙你進來了。感謝~~

ㄩ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很喜歡坐在小小書房聊天。ㄩ說他集郵。我說我小時候也是,有天ㄩ拿了他的郵票給我們看,一張張的跟我們說,那是什麼國家,他在哪裡買的。於是,小小書房的貓店長說:「我們來辦聖誕郵展吧!」然後,那些屬於聖誕節的郵票,就被一一的挑了出來。

後來,有人想到寫卡片的構想。
後來,米奇巴克的新書《我等待…》出現了,它有一張可愛的明信片。
後來,就有了小小書房的「我等待」、「我希望」……小小耶誕郵展&手寫許願卡.溫暖蔓延這個活動。

於是,卡片一張張的黏上了小小的牆上。而我一直想不出來要寫些什麼的卡片,也在週日的夜半,上了牆。

內容如下:

我希望:
夢想的盒子被打開,
認真、踏實、努力的人們,都能實現願望;

我希望:
勇敢的種子慢慢發芽,
膽小、害怕、恐慌的心靈不再受傷;

我希望:
夢想的翅膀和勇敢的羽翼迎風飛揚,
讓每個人抵達自己的天堂。

我等待:
台灣越來越美麗,
社會越來越和平,
小小越來越茁壯。

星期一,在小小上【閱讀.寫作.分享】課時,《我等待…》這本書熱騰騰的送到了。我翻著,看著紅線連接著每一種等待,才發現,因為每一種等待,讓生命有了驚喜的想像!

因為ㄩ喜歡寫詩。因為週六也聽了夏夏和葉覓覓聊詩。因為翻了秀陶的詩集。因為寫了這張貼在小小牆上的卡片。所以我突然想起,從前寫詩的心情,今天終於決定,在那荒廢已久的PCHOME新聞台,可以開始寫詩。

我等待:
那遺忘的詩句,可以再次展開,
屬於它的,我的,文字跳躍。

如果你想買《我等待…》這本書送給朋友,小小也有專門寄送的服務。
辦法如下:

【幫你寄最溫暖的禮物書】
看到這本可愛的《我等待……》了嗎?它的設計很特別,像是個長長的信封,純真孩童的臉有著期待的表情,想要讓朋友分享你的耶誕、新年祝福嗎?
12.11日~1.11日止特價8折!
而且,我們還可以幫你寫卡片,還幫你寄喔!
除了到小小來買之外,你還可以「遠控」購買!
1. 請轉帳匯款或劃撥 260元(書款200元+包材郵費60元)到小小帳戶
轉帳匯款:小小創意有限公司/台灣中小企業銀行 永和分行/轉帳代碼:050/帳號:02412-076-578

郵政劃撥帳號:小小創意有限公司/50007098
劃撥之後郵局通常需要3-7天才能核對匯款入帳,若要加快確認速度,可以將您的收據email或fax給我們喔!

2. 請email:或fax:02-89251910告知你要送禮的人之姓名、地址、電話,以及你希望祝福的話。(你自己的資料也不要忘記留喔!)

小小書房
url:http://blog.roodo.com/smallidea
email:smallidea2006@gmail.com
fax:02-89251910
活動網址:http://blog.roodo.com/smallidea/archives/2556574.html

《我等待…》 2006.12. 米奇巴克有限公司/ISBN:9789868215016
文/大衛.卡利 圖/沙奇.布勒奇 譯/吳愉萱

P.S
很可愛的一本書 🙂
終於有時間開始寫卡片了。
噗女王和小草,卡片我收到了,請等待。
台北冷冷熱熱的。
準備來寫看完《白色巨塔》的文章。

換日線的話:夢想的盒子被打開,作夢的人們要勇敢!

《會飛的抱抱》是一本很可愛的童書,它的書封是住在草原鎮栗樹街的小豬阿文坐在郵筒上,他拿著信,展著雙手,要寄一個抱抱給平沙鎮花園街過生日的奶奶。

看書名的時候,其實還想不太出來什麼是「會飛的抱抱」(書底好像有寫),直到翻開書本的第一頁,就開始跟著阿文的抱抱,從倪先生到波波小姐,到司機小李,到小詹,到機長蔣森,到不開心的小曼,到阿德再到葛琳寶女士,最後抱到送信的莉莉,再由莉莉將抱抱,送到了奶奶的懷中。

自從有了電腦,有了網際網路,手寫的信變成EMAIL,因為即時通訊的便利,信箱的信少之又少。手寫信是人和人一種很原始的問候方式,寄信和收信之間,是一種令人期待期待的心情。小豬阿文不但要寄信給奶奶,還要寄「抱抱」,讓送信的過程也變成一種很溫暖的過程,每個人因為阿文的抱抱親近了起來。

現實生活中,當然不可能有這種「寄抱抱」的事情發生,但是童書總是有強大的感染力,閤上書的時候,腦海還浮現著自己想寄抱抱的對象及其畫面。

如果給你寄一個「抱抱」,你最想要抱誰?嘿嘿!我最想抱書裡的那個機長蔣森,因為他是一隻毛絨絨的熊,冬天抱起來,一定很溫暖。:P

《會飛的抱抱》 2006.06. 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ISBN:9577624162
文/珊卓‧和寧 圖/法拉力‧哥巴契夫 譯/黃迺毓

P.S
天氣真的變冷了,可是童書總教人心裡溫暖。
一個星期都在猛K《白色巨塔》。但速度很慢。

換日線的話:抱刺蝟的感覺不知道是啥!

《烏托邦 Ltd.》,是我在「小小書房」裡,看完的第二本書,除了上回那本《愛吃書的小狐狸》之外,其實我還看完了《劇作家》雜誌的一、二期(之後來寫一下心得)。我笑稱,現在我唯二能夠看完的東西,除了繪本之外,剩下的,大概就是劇本了。

劇本之所以迷人,除了它是簡單的以對話呈現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將場景及人物的動作,留給觀看的人,無比的想像。當然,我喜歡看劇本,還有另一個理由,字不多,句子也不太長,所以容易進入。

雖然《烏托邦 Ltd.》這劇本早在二○○一年出版,現在拿來讀,時間有點晚,但卻非常符合現在台灣的狀態。那些被營造出來人與人之間美好的形象,不斷的在事件裡被挑戰,於是我們看見互揭瘡疤的對話、看見不擇手段卸下美好形象後的真相,原先看起來的理想國,很輕易的瓦解、崩塌。

紀蔚然的文字很妙,夾雜著很強烈的幹譙味,卻不俗氣,還帶著一點嘲諷的幽默。關於台灣認同的、個人認知的、群體共識的,在這個《烏托邦 Ltd.》都有很不一樣的說法。它將人們自己最原始的想法拆解,再跟他人的組合,呈現台灣現狀的混亂。

台灣是一個沒有什麼「認同」的地方,除了中國人和台灣人之分,台灣人彼此又分客家人、原住民、閔南人之類的,很難講得出一起「認同」什麼。很多人為了中國人、台灣人在做抗爭,也有很多人為了自我身分的歸屬時常爭得面紅耳斥,而最終這些爭論、爭辯,究竟為了什麼?其實讓人很不能理解。

今年看世足賽的時候,我常會在想,如果有一天,台灣的球隊像那樣站在世界的舞台,這些爭吵的人,也同時站在同一個地方,會跟別的國家一樣,拿著那個部分的人不怎麼認同的國旗,唱著部分人覺得是狗屁的國歌嗎?

不知道。或許我的認知裡是會的。可是等到那一天出現的時候,真的會嗎?也許,會像《烏托邦 Ltd.》裡一樣,當一切真相都如此明朗的同時,面對的是不斷瓦解及毀壞的世界!

紀蔚然的劇本很有趣。起碼裡面沒有那些我看過且覺得爛透了的劇情。

(下一本《一張床四人睡》。)

《烏托邦 Ltd.》 2001.12.01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ISBN:957586946X

P.S
有朋友開書店真好。哈哈哈哈,而且她會介紹書給你,會跟妳說劇本來了。是說,有一件非常討厭的事,就是「小小書房」進的書,我時常都還沒翻而且想買,就被買走了。
頭家娘,拜託有關電影和電視或劇本的,我也要買。:P

換日線的話:劇本也是有人要看滴!算我一枚。

這本書,是小小書房的店員C跟我說它很好看的,於是我花了少少的時間,讀這本關於一隻愛吃書的小狐狸的故事,果然,如同店員C說的一樣,它很有趣,就像是書封底寫的文案一樣,能夠讓你的眼睛飽餐一頓。

由於許多故事都隱藏著一些很深層且又讓人無法預知的「意義」與「價值」,事後問了店員C,以及看過這本《愛吃書的小狐狸》的人,「這本書有什麼深藏的涵意嗎?」而我得到的答案,全都是「為什麼一定要有什麼深藏的涵意?」

其實,我只是好奇問一下而已。

就好比方說《小紅帽》這個故事是叫我們要小心壞人;《三隻小豬》在跟我們說豬小弟有多麼深思熟慮的蓋房子,等等諸如此類的「涵意」。

《愛吃書的小狐狸》講的是一個讀完書就會把書吃掉的小狐狸,如何在書灑上胡椒和鹽,把自己喜愛的書吞到肚子裡。整本書一直都在講述著小狐狸怎麼把書吃掉,再怎麼生出書,又怎麼因為吃書入獄,最後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結尾。

故事很緊湊,一直都有著意外和驚喜,尤其看到故事的最後,標著「狐狸牌」的胡椒包和鹽包,讓我在書前哈哈大笑,雖然腦袋裡還在思考著,這個故事的終其意義到底是什麼,但是這隻可愛的狐狸,已經讓我對看到書就想到狐狸拿著刀叉和灑著胡椒及鹽的表情。

到底它要表達的是什麼呢?我也不曉得,只是覺得這樣的一個故事很可愛,也很有趣而已:)

《愛吃書的小狐狸》 2006.03 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ISBN:9867375653
圖‧文/芙蘭奇絲卡‧畢爾曼(Franziska Biermann) 譯/王妙玉

P.S
在小小書房裡看了幾本繪本和童書。
颱風沒有放假:(

換日線的話:我一定是沒有童心了,覺得吃書的應該是羊才對:P

很久之前,在書店就有看見那本《150cm Life》高木直子的書,應該是因為我的身高和她的150cm整整多出了28cm,那時候沒有買下這本書,卻因為她那長得像小丸子的自畫像,一直深刻的留在腦海裡。

直到看見《一個人住第5年》和《一個人上東京》,這些高木直子的一個人,就讓我一口氣,買下這三本書。可能是在此之前,自己一個人過快兩年的生活,有很多事就像高木直子寫的那樣,連感受都很接近。

在看《一個人住第5年》的時候,看得專注,常會不由自主的,跟著悲傷,總會覺得,一個人住還挺孤單的。雖然我還滿孤僻的,常喜歡躲起來或是假裝不用人陪,但是有時候一個人住還真的挺麻煩的,生病的時候沒人可以照顧自己、心情不好時沒有人陪著說話,但我最討厭的卻是一個人很難煮飯,通常都只能煮少少的一道或兩道,有時甚至因為菜的量不好掌控,只好買現成的餐包回來熱一熱加在飯裡,假裝是自己煮了一餐好吃的燴飯。

後來,我才發現原來自己討厭吃泡麵,是因為剛上台北時,錢賺得很少,但又租很貴的房子,只能吃泡麵和魯肉飯,因為泡麵還是比魯肉飯便宜,所以有好長好長的時間,房間內泡麵從沒有缺席,最後,我終於因為厭惡泡麵裡那種油膩的感覺,慢慢的不以它為主食。

《一個人上東京》,其實跟「一個人上台北」的感覺,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都是從小城到大都市謀生的心情,物價的波動實在是嚇人,雖然我沒有像她那樣會去排隊買特價品,但每次總是從A店比價到B店、再到C店,最後很有可能返回A店買,那種斤斤計較的感覺,似乎已經是在這個大都市應該要做的事。

就連每次回家搬一大堆東西的情形,幾乎都是出門在外的人很難避免掉的狀況,即使自己不拿,家人還是會問:「要不要帶回去?」既然都問了,大概也免不了扛著大包小包上回到自己住的地方。直到每次都發現那些媽媽準備的東西,總是吃不完,才驚覺不要再帶那麼多食物了。

這幾年,我幾乎都是搬那些還住在家裡時會用到的東西,看有什麼是還用得到,不用再買的東西。而家裡原來的房間,也慢慢變成收放用不到的小倉庫了,雖然是這樣,每次回去還是會像挖寶一樣,找一些很久沒有見到的東西。

最後看的是高木直子在台灣的第一本書《150cm Life》,我和她的身高剛好落於高矮的兩頭,她情形我都沒發生過,倒是我的腦袋常因為太高撞到門樑、牆、樓梯、櫃子,等等在我身高附近高度的東西,有時候還會笑說自己是被這樣撞笨的,或許,有一天,應該要寫一篇《178cm Life》,或許我就可以不用一直對世人交代,我的爸媽、兄弟姊妹甚至祖宗十八代的身高有多高了。:P

《150cm Life》 2004.07.31 大田出版社/ISBN:9574556867
《一個人住第5年》 2005.01.30 大田出版社/ISBN:9574557804
《一個人上東京》 2005.06.30 大田出版社/ISBN:9574558444

高木直子今年又出了兩本書。二月份的《150cm Life2》、以及即將上市的《一個人的第一次》

《150cm Life2》
出版社: 大田出版社
初版日期: 2006/2/20
類別: 繪本書
ISBN: 9574559513
條碼: 9789574559510

《一個人的第一次》
出版社: 大田出版社
初版日期: 2006/6/30
類別: 繪本書
ISBN: 9861790047
條碼: 9789861790046

大田出版社網站
高木直子網站

P.S
我好像不小心又替書作廣告了。但很不錯,很輕鬆。
台北放晴。希望之後幾天,不要再下雨。
撿到三隻小貓,送出一隻,若有人要養,留言或來信。灰黑虎斑和黃楬虎斑。

換日線的話:學會過一個人的生活,沒有很容易,但也沒有太難!

朋友拿了一本書給我看,要我看完跟他說心得。感覺上,就像馮光遠這本《50/50》的書裡,他的朋友一樣,看著他拍的照,寫一段文字的那種心情。如果是讓我讀這本書,我應該會很隨心寫,應該會很容易吧!我想。

起初我是這麼想的。後來發現,真要寫什麼心得,光是圖,還真是難啊!

說起拍照,我倒沒有馮光遠那麼熱衷,功力就更別說了,但是看著他的照片,還真有股衝動,把自己簡單輕巧的相機換成單眼的,然後像把相機當成項鍊一樣,一直掛在脖子上,不斷的拍照。(有一段時間,我是這麼做的沒錯!)

剛看這本書的時候,腦海裡浮現的是「溫柔」兩個字。不是圖片,是文字。郭力昕寫馮光遠的那些字和馮光遠的自序,都有一種很奇特的溫度在燒。不曉得是不是因為拿到書的那一天,大雨滂沱的天氣,讓文字的溫度在心裡發酵?

攝影,本來就是一種很自我的行為,尤其是像馮光遠這樣,而看照片的人,也是一種很自我的行為,或許我們看照片的時候,跟馮光遠的朋友寫的就不一樣。就像我看著《三根煙囪》那篇,會很簡單的將煙囪換成自己腦海裡,墾丁的風力發電機。《帝國大廈頂樓觀景小間》則會讓人想像起江國香織和辻仁成《冷靜與熱情之間(紅、藍)》裡男女主角約定好見面的地方,感覺很有趣。

馮光遠的照片,到最後已經不是很簡單的去看拍得好不好(當然也說不出來啦!)也不是去探究圖片的意涵為何?又或者是他想表達什麼。而是像他的幾張圖,與朋友的畫,一個用圖、一個用筆,構成相似的圖那樣的貼近。

很喜歡這本書的編排喔!黑白,簡潔。書的外殼也是那樣乾淨。像馮光遠的圖一樣。沒有雜質。(唯一的缺點是文字走太寬,容易對不到下一行。)

2006.03.08 網路與書出版/ISBN:9868162394

P.S
真是想換相機啊!誰介紹晚上拍照也很棒的數位?現在這台光不夠。
台北乎冷乎熱!

換日線的話:書在雨天被淋濕了一部分,感覺還頗藝術的。

二○○一年,我拿著不知道多少錢的票,坐在第一排,看我生平第一場舞台劇,也是吳念真導演生平導的第一場舞台劇,我很慶幸有機會可以看這一場戲,這一場讓我至今,都還會記得告訴自己「千萬要幸福」、「千萬要堅強」的舞台劇。第一次看舞台劇,心中很雀躍,在台下的心情,是窺視別人的人生,比電影電視都還真實,甚或說某些橋段自己也參與其中一樣。

我其實不太記得第一次上演的《人間條件》的內容,只能從這本圓神出版的《人間條件》劇本裡,喚回一些記憶,以及從它DVD裡的《人間條件》精華版裡,重溫一下二○○一年的感動,我也從吳導在DVD裡說的話,記起五年前的自己。

很喜歡吳導以《人間條件》來表達人與人溝通的狀態,利用借阿美(黃韻玲 飾)重回人間的阿嬤(黃韻玲 飾)來作為還在人間這些人的溝通「媒介」,讓原本看起來幾乎不溝通的人與人之間,有了一點點交集,有了一些聽見對方內心的方式。吳導說:「在這個溝通媒介那麼多的年代裡,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應該更無礙才對。」但是我們卻沒有因為溝通的管道及方式變多了,變得更關心身邊的人,反而是以為這樣多的聯繫及交流的方式多了,而減低了與人溝通的機會。

第九場,阿美的父親(李永豐 飾)怨嘆母親沒有給自己溫暖的日子,沒有給自己堅強的依靠,甚至為了一個男人,讓自己在外抬不起頭來。阿美的阿嬤才將事情原原本本的解釋了一遍給阿美的父親聽,這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將幾十年的委曲,或者是不諒解,在同一個時刻裡解開,原本已經沒有機會,卻在阿嬤重回人間的時候,解開了阿美父親對阿嬤一生的怨。阿美說:「為什麼要這樣呢?爸爸,阿嬤。為什麼心裡最重要的話,反而都要放在最深的地方呢?都要讓它變成一種遺憾呢?」

這個《人間條件》的故事,最後結束在阿嬤說「千萬要堅強」、「千萬要幸福」這兩句話裡。我始終認為,看過這部戲的人,都會跟我一樣很認真的記住這兩句話,這不單只是阿嬤對我們的交代,也同時是阿嬤不願再留下遺憾,對還在人間的人最直接的話語,而我也一直相信所有的情感都是最直接的;所有想講的話是不應該被保留的。

最後,要讚嘆一下阿嬤的這個角色,黃韻玲很完美的將兩個時空、兩個年代的人,在同一個身體裡面,呈現出來,尾聲的時候如雷的掌聲,給阿美,也給這個戲的靈魂──阿嬤。《人間條件》在二○○三年又重新搬上了舞台,也在戲後發行了這套劇本加DVD。不論過了多久,這個故事對我來說依舊感動。

2004.04.29 圓神出版/ISBN:9861330143

P.S
這幾天《人間條件2》已經開演,我很想去看,但是,票可不可以便宜一點啊?:(
天雨不斷的台北城。

換日線的話:怨嘆一世人是沒有用的,有些話該講就快講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