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四年第一個週末的夜晚,剛跨完年,台北華納威秀前還是人滿為患。一直打算去看《地下鐵》,但因為手邊忙碌的事情,掙扎許久,好友連番打電話來,問著要不要一起去看電影的事。下午四點五十分步出家門,沒搭捷運,等待著公車,覺得自己忘記要乘著地鐵(捷運)去看《地下鐵》。地下鐵果真是個方便的交通工具!電影開演前,還塞在路上呢!匆匆進入電影院,匆匆走入《地下鐵》……
幾米的繪本,在首映前的兩個星期,才在書局裡翻閱過。那是很意象的東西,沒有太多的故事,只有用圖像、文字,去感覺那些情境。看著電視上專訪導演『馬偉豪』,他說改編繪本必須加入更多的故事,才能讓電影活絡起來!從《向左走‧向右走》到《地下鐵》,對於改編,有很多人會帶著失望走出電影院,但電影裡所添增的故事片段,不論好與壞,都用畫面表現了相同或者不同的意境。
《地下鐵》這部電影之所以有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它整體的色調與幾米繪本裡的色彩有這麼一點相似,那五花八門的地下鐵的情景,在繪本裡不斷變化,電影裡藉由著聖誕節、新年這些顏色鮮豔的節日,來帶出繪本裡給人多采多姿的視覺效果。那樣的色調,不但沒有給人一種太豔麗的感覺,反而給人一種黑暗與彩色間的強烈的對比。我們平常生活在顏色多變的環境中,顏色對我們而言,或許沒有什麼太大感觸,而相較於盲人來說,那可能是他們最期待遇見的世界。
《地下鐵》中,范植偉這個角色,串起了兩段戀情,雖然他的片段少之又少,但有不可缺少之需。整個故事是用兩段戀情不斷的穿插,台北、上海、香港,看似沒有關係,直到了故事的尾聲,才能讓人明瞭一些什麼。一對是從陌生不相識的兩個人,因為一張寄錯的卡片,然後在上海的地鐵相遇,本來應該分開,卻因為閉上眼的那刻,腦海湧出對方的臉,於是在地鐵裡尋找,最後終於碰在一起;另一對也是從陌生到相識,這段戀情一開始沒有太多的猶豫,到後來出現阻礙。兩對戀情都是完美的收場,但在猶豫之間讓人更明白珍惜的可貴!
如果你已經去看過《地下鐵》,試著回想地下鐵裡,那位後來出現的老伯所說的話;如果你還沒去看過,那麼請拋開繪本,用全新的心情,走入《地下鐵》,你將會發現繪本之外,另一種美好的情境。
後記:
電影好不好看,在個人的觀點。雖然電影的節奏有時讓人覺得混亂,但是那份混亂倒不至於影響整個觀看下來的心情,輕鬆、愉快,淡淡的感傷,淡淡的喜悅,還有,美好的想像!
P.S
最近狂看電影、狂買CD!看到電影預告,張艾嘉導的《20、30、40》,還頗為期待呢!另外,也看完《無間道I、II、III》,也覺得很棒!今天本來還要把《地下鐵》這篇用想睡為由拖到明天,不過,還是發了報。再拖,報台都要荒涼囉!(我好想要梁朝偉《地下鐵》裡那件紅色套頭毛衣,很好看!)
感謝一直在的朋友們!
我好像聞到春天的氣息。春天快來!^______________^
地下鐵(Sound of Colors)
2003 出品/澤東電影有限公司
導演‧編劇:馬偉豪(幾米原著)
演員:梁朝偉、張震、范植偉、楊千嬅、董潔